混凝土抗渗性讲义.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抗渗性;目录;1.1混凝土的抗渗性;1.1混凝土的抗渗性;1.1混凝土的抗渗性;1.1混凝土的抗渗性;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3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1.3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1.3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1.3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1.3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1.3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6)粉煤灰对于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 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掺入磨细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渗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粉煤灰的活性成分能与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析出的氢氧化钙结合生成比较稳定的硅酸钙水化物。这种水化物不仅有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而且由于水化物在反应过程中体积胀大,使混凝土的结构更加密实,增加了阻水作用,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改善。;1.3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2.混凝土抗渗实验方法;2.1 前言;2.2 实验方法;2.2.1 透水法;2.2.1 透水法;;2.2.1 透水法;2.2.1 透水法;2.2.1 透水法;2.2.2 离子渗透法;2.2.2 离子渗透法;适用范围:不需太准确,快速大致反映一般混凝土的渗透性。 缺点:(1) 使用60V高压,溶液温度升高,数据被干扰; (2)测量结果在非稳态下获得,不能说明其渗透性; (3)测量值是总体离子运动结果,而非Cl-运动。 ;2.氯池浸泡法 定义:将试件浸没于含Cl-离子的水池中, 离子只从试件的一个表面向内部。 方法:;适用范围:与实际情况相似,更适用高渗性混凝土。 缺点:所需时间太长,一般至少需要几十天,所以不适用低渗透性混凝土。且当离子渗入深度很小,实验结果误差增大。;3.RCM法 定义:测定混凝土氯离子稳态快速迁移的扩散系数,定量评价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扩散的能力。 方法:;仪器设备: ;;适用范围:本实验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一般不宜大于20mm)的试验室制作的或者从实体结构取芯获得的混凝土试件,??适用渗透性较低的HPC或者不掺混合料的混凝土。 ;4.NEL法 定义:利用Nernst-Einstein方程和NEL型混凝土快速真空饱水饱盐装置及混凝土渗透性电测仪检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nel,对混凝土渗透性进行快速评价。 操作步骤:;适用范围:电阻技术测试迅速、操作简单,测试混凝土电阻所有的电压通常为或更低,且测试时间短,可以避免混凝土被加热。 缺点:;定义:混凝土表面承受一定的CO2 压力后, 透过毛细孔渗入混凝土内部, 使混凝土表层一定厚度范围具有压力增量, 从而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透气性系数。 适用范围:检测快捷方便, 适合在现场测试;但是要求先将试件在试验前烘干至恒重。 缺点:(1)干燥温度过高过低,实验结果失真。 (2)该法不适合于掺硅灰混凝土渗透性试验。 ;我国标准尚缺;3、提高抗渗性的途径及 存在的一些问题;3.1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技术; 提高抗渗性的思路: 混凝土的抗渗性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混凝土抗渗性通常有两种技术路线: 一种是通过第三介质隔断渗透物与混凝土的接触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另一种是通过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3.2 结构自抗渗混凝土 ;存在的问题:;补偿收缩混凝土的一些问题: 1、要求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长; 2、影响其膨胀性能的因素很多,如材料、施工、环境等; 3、作为其主要性能的膨胀量,在实际结构中难以检测,抗渗效果也不易评估; 4、用于墙体、薄壁结构、高强混凝土时常出现开裂现象。 ;3.3 柔性防水材料 ;3.4 水泥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技术 ;仿生混凝土自修复技术: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能自动分泌某种物质,从而使受创伤部位愈合的机理,在混凝土中掺人某些特殊的组分,采用粘接材料和基材相复合的方法,对材料损伤破坏具有自行愈合和再生功能,恢复甚至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提高耐久性能的方法。 例如:(1)在混凝土材料中掺加内含粘结剂的空心胶囊、空心玻璃纤维 或液芯光纤; (2)仿生自诊断和自修复智能混凝土。 ; 修复技术流程: ;内置胶囊仿生自修复混凝土的自愈合机理;3.5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 ;优点:⑴ 抗渗性能与自愈性能好; ⑵ 粘结力强、防钢筋锈蚀; ⑶ 以及对人体无害; ⑷ 易于施工 不足之处: ⑴材料合成制备技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