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卷:从汉至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xVIP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卷:从汉至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济宁模拟)下表为汉代政治家提出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体现出的共同的治国策略是(  ) 时期 政治家 主张 汉文帝时期 贾谊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所指,莫不制从 汉景帝时期 晁错 昔高帝初定天下……大封同姓……分天下半……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汉武帝时期 主父偃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A.无为而治      B.强干弱枝 C.郡国并重 D.重视儒术 B 2.(2019·德阳诊断)汉初,根据军功大小选任官吏,“吏多军功”;但汉武帝时,明文规定可经丞相、列侯、郡守推举人才,经考核后任以官职。这一改变旨在(  ) A.削弱丞相的人事任免权 B.提高官员群体的素质 C.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打击军功地主的权势 B 3.唐以前地方政府一直是一长制(即一个人负全责);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这一变化促使(  ) A.中央集权加强 B.君权不断强化 C.行政效率提高 D.地方势力膨胀 A 4.(2018·衡水中学全国联考) 太宗时 中书省(中书令) 门下省(侍中) 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 西台(右相) 东台(左相) 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 紫微省(紫微令) 黄门省(黄门监) 尚书省(左右丞相) 上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A.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 B.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D.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D 5.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制度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髙的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石的职位监察一千石的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  ) A.旨在防范监察官员独断专权 B.有利于监察效果的提升 C.体现了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B 6.(2019·郑州一中月考)南北朝后期,门阀地主衰落、庶姓寒人逐步兴起。世家大族为了阻挡庶姓寒人进入仕途,常常采取考试的方法,考试成为常制。据此可知,当时(  ) A.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B.社会结构固化难以变动 C.科举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D.庶姓寒人成为入仕主流 C 7.(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宋代历朝皇帝不仅仿书、藏书、刻书,而且带头读书,提倡读书。结果宋代文武大臣读书蔚然成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技术日益进步 B.注重文治的基本国策 C.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D.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B 8.(2019·梅州模拟)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  ) 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 B.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 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 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 B 9.(2018·厦门二模)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  ) 记述 出处 (成祖时)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漠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秩五品 《明政统宗》 (宣宗时,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 《殿阁词林记》 (宪宗时)凡四方章奏,不召内阁大臣裁决,惟付之左右内臣而已 《明宪宗实录》 (世宗时)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西园闻见录》 A.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B.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 C.阁臣政治地位低下 D.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 B 10.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皇帝争辩,甚至出现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的现象。这主要表明当时(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削弱 B.内阁职权凌驾六部之上 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约束 D.文官集团以批评皇帝为乐 C 11.(2018·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在清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 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 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 C.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C 12.(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