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人称老聃(dan),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人,按《史记》记载,东周王朝做过管理图书的官吏,后来弃官引退.写下《道德经》----《老子》. 关于“道” 因此, “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本体,一切都要遵守“道”而行.管理活动也不例外. “道”是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关于“无为”: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不发生变化),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规律)-----无为(不发生变化) ----有为(发生变化) 第一节 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第二节 无私用柔的领导品质 第三节 道法自然的管理理念 第一节 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你喜欢那种领导? 1.工作勤奋,事无大小,亲力亲为,经常过问工作; 2.给出目标,规定好完成任务的时间,并检查绩效. (你遇到过以上那种领导?) 第一节 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 “无为”---“无所不为” (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放手下属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一.顺性无为的管理原则 无为是管理最高原则,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五十七章》) (“以正规的方法来管理国家,以出其不意的方法来指挥军队,以超然无为来取得天下。”) 老子:治国如烹小鱼--按“无为”原则办事,国家法律制度一旦制定,就不可随便变动.例:汉宣帝时期,龚遂治渤海...“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人自朴” 例如:春秋时晋国的赵公子向王良学习驾驶车马 管理者好比驭手,下属好比马匹,组织好比马车.(马车靠马匹在跑,不是驭手在跑.马车速度取决于马匹) 管理者任务是组织、引导和服务,充分调动和保护下属的积极性,而不应该去干预下属的工作,更不要亲力亲为。 现在回响 许文龙无为而治办企业 台湾奇美公司生产石化产品ABS而位居世界同行业第一.其总裁许文龙的管理企业风格和观念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是所谓“不管理学”。 来源:华夏管理网 现代回响 贝尔无为而治出成果 美国贝尔实验室是发明世界第一部电话机、电传机、太阳能电池,设计第一颗通讯卫星的实验室,他的成功是运用了“无为而治”思想结果, (杨先举著:《老子管理学》) 三、无为而有为的管理模式 道家 “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模式: “上”指的是一个组织的最高领导者; “下”,则指除了最高领导者之外的所有的成员。 (“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模式体现了组织分工的重要原则。不管一个组织是大还是小,都必须有十分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 道的清静无为的属性决定了最高领导者的思想与行为,就是要尽可能地从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以便能发挥主宰与根本性的作用,如战略性目标的规划、核心理念的确立、与外界沟通原则的制定等。 第二节 无私用柔的领导品质 包括:无私无欲的道德境界、居下用柔的修养原则 、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 道家的“无私”就是没有私欲、没有私念,即不偏私,对任何事物都一律同等看待。 《老子。第七章》:“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正由于他不自私,反而能成就自己吗?”) 管理者所谓的“私”,并不是一己之利的小私,而是“大私”,即所谓治国安民,成就事业之个人理想抱负. 现代回响 王永庆诚心诚意揽人才 20世纪50年代,由于王永庆商业技术落后,无贤才,逼上绝路.为此,他用重金从国外聘请了一个工程师(丁瑞铁,早年毕业于著名的东京商科大学,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开始,丁瑞铁婉言拒绝了王永庆的邀请,王永庆不灰心、不气馁,五次盛约丁瑞铁,以诚意打动了丁瑞铁的心,终于答应到台塑任职。从此,王永庆的商业摆脱了“山重水复”的困境,走上了“柳暗花明”的未来. 三、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 与居下用柔修养原则相关,老子提出 “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要求。领导者的外在行为举止应该是: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我矜持。 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我矜持都是一种有意的行为,即有为,是一种“争”的心态。争者会伤身,带来危害. 领导者要谦逊卑让,与世无争,与民无争;要像大海不与江河争锋而自成其大、高山不与土石争锋而自成其高一样。 “正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老子。六十六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现代回响 海尔追求不争而善胜 海尔采取“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的策略。海尔的高明,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