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内营养管道维护 * 肠内营养管道维护 *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误吸 腹泻 胃潴留 鼻饲堵管 血糖异常 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支出增加;并发症也会影响肠内营养摄入量,持续存在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误吸 临床表现: 呛咳、咳出营养液样物;呼吸急促;心率加快;X线表现肺部浸润影。 护理 1、保持合适体位:对胃排空迟缓、由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的患者取半卧位,防止返流误吸。 2、鼻饲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30~45°。 3、喂养前验证饲管位置,喂养过程中避免管道移位。 4、定时检测量胃内残余液量,在输注过程中每4小时抽吸1次胃内残余量,如大于200ml应减慢速度或暂停输注。 5、发生误吸,应立即进行气道吸引,必要时经气管镜清除吸入物。 *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腹泻 临床表现 排便次数增加,粪质稀薄,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 护理 1、记录大便次数及量,及时留取便标本明确腹泻原因。 2、保护肛周皮肤。 3、营养液现配现用。 4、初次应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降低灌注速度;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应给予无乳糖配方。 5、对症给与药物控制腹泻。 *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胃潴留 临床表现 胃内容物积贮不能及时排空;上腹饱胀疼痛;呕吐出4~6小时以前摄入的食物,或空腹8小时以上,胃内残留量>200ml者。 护理 1、鼻饲过程中定时回抽胃残留液,如大于200ml,应暂停鼻饲或放慢鼻饲灌注的速度。 2、发现胃潴留及时给予胃肠减压。 3、给予胃动力药物。 4、采用经肠喂养方式。 *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饲管堵塞 临床表现:喂养泵压力增高报警,管壁可见附着物冲洗无效,喂养管完全阻塞。 护理: 1、匀速输注营养液。 2、喂养前后注入温开水。 3、喂养物保持合适稀释度。 4、定时冲洗喂养管,确保管内无食物残留。 5、注入药物前后冲洗喂养管,药物不能和营养液混合。 *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血糖异常 临床表现 血糖不稳定,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护理 1、采用营养泵持续输注方式。 2、持续输注营养液可配合静脉泵注胰岛素控制血糖。 3、血糖波动较大患者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4、易发生低血糖患者严密观察低血糖表现。 * * * * - * k * - * k * 肠内营养 齐鲁医院 王玉珍 * 肠内营养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 * 营养 营养是生物生长、生存的基础,是病人抵御外来侵害、维护生理功能、修复组织、恢复健康的底物 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营养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 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 If the gut has function, using it ! 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就要使用它 肠外营养仅用于: 胃肠道完全丧失功能时; 胃肠道功能有限,需要补充时。 * 肠内营养的优点: 营养素直接经肠道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费用低廉,更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 胃肠道 消化吸收 免疫器官 * 肠内营养治疗途径 * 肠内营养治疗途径 * 肠内营养治疗途径 * 肠内营养治疗途径 * 肠内营养管的选择 * 喂养管选择 聚氨酯材质的优势 *柔顺易曲,且不与其它物质起 反应 (惰性材料) *不添加柔软剂, 管壁薄但很结实 * 42天更换 避免使用 * 肠内营养管 * 3种 给予的特点 * 肠内营养泵的使用 帮助人体的胃肠道功能尽快的恢复 提供稳定的,持续的灌注率 避免快速灌注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 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对接受2-3周及以上EN、或长期(?6w)采用PEG进行EN的患者推荐使用输注泵辅助[A] 对危重症患者(如短肠综合征、部分肠梗阻、肠瘘、急性胰腺炎等)、重大手术后患者在刚开始接受EN时,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A] 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A] * 输注方式的选择 间歇式持续匀速滴注--适合于进行胃内喂养的患者使用 优势:① 利于胃的排空,减少误吸、返流的发生 ② “顿服”喂养,利于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 ③ ”顿服”喂养,更接近于生理模式,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建议4~6次/日) 连续式匀速滴注--适合于进行肠腔喂养的患者使用 优势:① 利于肠腔营养的吸收 ② 利于肠道功能的启动 (建议喂养速度由慢到快,逐步提高) * 肠内营养泵 * 加热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