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选点原则 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 是针对上、下两段而言的。如前额部疼痛,因前额的体表区域属上段,所以选区以上l为主。再如急性腰扭伤,其主要症状表现在腰部,而腰部的体表区域属下段,所以选区以下5和下6为主。 * 是针对左、右对称的6个体表区域而言的。如左侧乳痈,其主要症状表现在左侧乳房,而左乳房的体表区域为左上2区、所以选取左上2为进针点,反之,右侧乳痈选取右上2为进针点. 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 * 临床上有些疾病是无法确定其体表区域的,如失眠、高血压病、全身瘙痒症、多汗或无汗、寒颤、高热、癫痫、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小儿舞蹈症、小儿多动症、乏力等。对于这些疾病,以及那些病因复杂难以明确判断其体表区域的疾病,均可取双上1进行治疗. 3.区域不明、选双上1 * 4.上下同取 是针对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位置靠近在横膈线上下时,不仅要取上部的进针点,还要取与之相对应的下部进针。如胃脘痛,按体表区域的划分,胃院部大致属于双下1区和右下2区.在临床治疗时不仅要取双下1、右下2,而且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表现靠近横膈线而加取双上1和右上2。 * 5.左右共针 是针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躯干部的1区,临床治疗时应取双上1或双—下1。同样,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躯干部的6区,临床治疗时应取双上6或双下6。如脐周痛,其主要症状表现在肚脐周围.属下1区,所以临床治疗取左下1与右下1。但临床治疗中,还常会遇到右上腹疼痛,针右下2效果不好的现象,此时须针左下2以加强疗效。 * (1)两侧:左右两侧,即以人体前后正中线为基准,将人体分为左半侧和右半侧。 * (2)两段:上下两段,以横膈线(以胸剑结合部为准环身一周的水平线)为界,将人体上下分为上段和下段 * 横膈以上的区域为: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横膈以下的区域为: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 前面 后面 * 2、六区(即总的纵行六区) 包括:头颈躯干六区和四肢六区。 * (1)头颈躯干六区(躯干为主) 前面 后面 * (2)四肢六区——上肢六区 前面 后面 * (2)四肢六区——下肢六区 前面 后面 * (二)区域内脏腑 每个区域中包含的脏腑、组织、器官等 1.上1区的脏器、组织 前额、眼、鼻、口、门齿、舌、咽喉、胸骨、气管、食管及所属肌肉、筋健、骨骼、血管、神经等。 2.上2区的脏器、组织 额角、眼、后齿、肺、乳房、心脏(左上2区)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3.上3区的的脏器、组织 面颊、侧胸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 (二)区域内脏腑 每个区域中包含的脏腑、组织、器官等 4.上4区的的脏器、组织 颞、耳、侧胸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5.上5区的的脏器、组织 后侧头部、后背部、心脏、肺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6.上6区的的脏器、组织 后头部、脊柱颈胸段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 7、下1区的脏器、组织 有胃、膀胱、子宫、前阴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8、下2区的脏器、组织 胃、脾、肝、大小肠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9、下3区的脏器、组织 肝、胆、脾、胁部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 10、下4区的脏器、组织 胁部、肝、脾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11、下5区的脏器、组织 腰部、肾、输尿管、臀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12、下6区的脏器、组织 脊柱腰骶段、肛门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 五、进针点 (一)一区一个进针点 腕踝针疗法共有十二对进针点: ——上肢六对 ——下肢六对 进针点特点: (1)一个区内一个; (2)位于每区之中点; (3)位置固定。 * 1、上肢六对:在内关穴与外关穴水平位置上,环前臂做一水平线,并从上1区~上6区六等份,每一等分的中点为针刺穴位,即上1穴~上6穴。又分左右两侧。 * 2、下肢六对:在三阴交穴与悬钟穴水平位置上,环小腿做一水平线,并从1区~下6区六等份,每一等分之中点为进针点,即下1穴~下6穴。分为左右两则。 * 腕踝针操作技术 一、针具:一般采用30号1.5寸长毫针。 二、进针法:病人体位不限,针踝部穴区时,以取卧位为佳。针刺前,宜嘱病人尽量放松肌肉。 常规消毒,医生左手固定穴点上部。以拇指拉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度度,快速进入皮下。然后轻捻针柄,使针体贴着皮肤浅层行进,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为了保证针在皮下,针尖入皮肤后,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