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训练:第2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含解析).docxVIP

2019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训练:第2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DIERDANYUAN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材料二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则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倡导的基本治国理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对为君治国之道的基本看法,并据此评价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解析回答第(1)问时,结合孔子论述中的“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等信息,概括归纳即可得出结论。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材料二,认识唐太宗对儒家治国理念的实践,从而理解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者制定统治政策、维护封建统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1)做事认真并讲信用;节俭;爱护百姓,勿夺农时。 (2)看法:统治者要“存百姓”“正身”。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理念,突出地反映了以孔子的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体现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已逐渐成为后世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基本依据。 2.(2017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弟子颜回。第(1)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第(2)问,颜回受到后世的尊崇既与孔子的赞赏有关,也与汉代以后儒学受到尊崇有关。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作为孔子得意门生的颜回也因其杰出表现而受到尊崇。 参考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3.导学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康有为对孔子及儒学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康有为的上述观点。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结合材料中的“回归……真正的儒学精神”“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等信息进行说明。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认识康有为对儒学的解释是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形势下,为推动变法改革而进行的创新,其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其对儒学的考证缺乏科学的依据。 参考答案(1)主张儒学应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2)康有为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形势下,把孔子宣传为改制的先师,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相结合,其思想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其是为宣传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制造舆论,以动摇封建统治者恪守古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但是,他对儒家学说的基本看法,缺乏科学的考证,也是不可信的。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故予称孔子为东洋之大圣人。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或翻译《论语》,或叙述孔子之传记,及孔子之教义。就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孔子之声望,已与释迦、基督颉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