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海虹、青口、淡菜……到底有何区别?.docxVIP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到底有何区别?.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到底有何区别? 卫奕奕?·?2019-05-06 15:39?来源:三个料理人 这东西到底该叫啥? 不问还好,这一问就更懵了。 有人说是叫海虹,有人说是叫青口,还有人说是叫淡菜…… 不就是一个贝壳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字? 不管俗名叫什么,它就是“贻贝“ 四月正是贻贝最肥美的时候,而无论是海虹、淡菜、青口都是它的常用名字。 而在南方地区,每隔三十里地方言都有可能不同,它的名字就更多了。 不过,在科学上,它们都属于“贻贝科”,统称为“贻贝”。 贻贝科的物种非常丰富,几乎全世界的所有海域都有分布。 它不仅像很多贝壳一样能在潮间带生存,还能生存在几百米深的海域里。 甚至,像是金贻贝这样的品种,还能生活在淡水里,长江流域就十分常见。 ▲金贻贝,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贻贝是中国最主要的海鲜贝类之一,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名字,原因有二: 一、从北方到南方的海岸线上都出产贻贝,因为方言差别,名字也就五花八门了; 二、中国沿海出产的贻贝,在品种上还是有些许差别的。 那我们平时吃到的都是什么品种的贻贝? ▲紫贻贝,图片来源:NOAA?FISHERIES 紫贻贝,也就是俗称的海虹,港澳地区称为“蓝贝”。 它的壳比较薄,外壳乌黑发亮,壳内面为紫灰色,主要分布在北方沿海地区。 ▲翡翠贻贝,图片来源:网络 翡翠贻贝,也就是港澳地区俗称的“青口”。 因为翡翠贻贝外壳的前半部经常呈绿褐色,“青口”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它原产于菲律宾以南的热带海域,如今在中国福建、广东、台湾、海南、香港等省区都有养殖。 ▲厚壳贻贝,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江浙和福建等地,人们吃得最多的是厚壳贻贝。 相比于紫贻贝,它的壳比较厚,个头也相对较大。 在浙江,贻贝还有一个名字叫“淡菜”。 淡菜一般是指晒干之后的贻贝,江浙地区尤其喜欢制作淡菜干。 可是淡菜既不淡,也不是菜,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 比较靠谱的说法应该是《清稗类钞》里:“淡菜为蚌属,以曝干时不加食盐,故名。” 做淡菜干的时候只需要将其煮开口,再挖出肉晒干即可,不用加盐。 ▲晒淡菜,图片来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 还有一种在南方常见的食材,其实也属于贻贝,就是薄壳,也叫海瓜子。 薄壳在中国沿海广泛分布,但以闽南、潮汕地区所产的最佳。 ▲潮汕名菜——金不换炒薄壳,图片来源:网络 贻贝身上那些“绳索”是什么东西? 我们在吃贻贝的时候,经常会被一些“绳索”困扰,咬不断、撕不动。 而在海边,我们也会发现,无论是礁石上的贻贝还是尼龙绳上生长的贻贝,没有一把小刀,很难把它们弄下来。 这个给所有人造成麻烦的东西,却是贻贝生存下来的重要“武器”——足丝。 ▲足丝,图片来源: 足丝是由贻贝足部的足丝腺分泌出来的。 足丝腺会释放一种弱酸性的蛋白质凝胶,遇到弱碱性的海水后就成了足丝。 为了把贻贝固定的更牢靠,足丝会成分散固定在礁石上。 而在足丝与礁石的接触点上,有许多富有黏性的蛋白质,保证了足丝与礁石紧紧得黏合在一起。 更厉害的是,贻贝靠足丝几乎可以锚定在任何硬质的地方。 礁石、水管、缆绳、船底、其它生物表面(例如牡蛎壳),甚至不粘锅的涂层都拿它没办法。 ▲贻贝通过足丝几乎可以固定在任何表面,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航海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船底会遭遇很多不速之客,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上,用足丝固定自己的行为,在双壳纲的贝壳里非常常见。 扇贝、蚶之类的贝壳,在年幼时都会产生足丝来固定自己。 但成年之后,它们就会在海里自由的游荡,否则也不会出现“扇贝跑了”的新闻。 唯独贻贝比较奇葩,它终生都在分泌足丝。 除非原有的环境剧烈变化,足丝才会自行脱落,贻贝会在新的适宜环境中重新分泌足丝,把自己固定好。 贻贝应该怎么吃? 在沿海地区,和大多数海鲜一样,贻贝最传统的吃法,就是清水煮熟后直接食用。 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前文所说,浙江人喜欢将贻贝晒干成淡菜。 淡菜可以用来煲汤、煮粥,也可以与韭菜、丝瓜等同炒,还可以加入红烧肉中提鲜。 ▲丝瓜炒淡菜,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不仅中国人爱吃贻贝,欧洲人民对贻贝也情有独钟。 法餐中就有经典的“法式奶油贻贝”。 ▲法式奶油贻贝,图片来源:Pinterest 首先,将橄榄油加热后,把红葱头、芹菜、蒜末放入锅中翻炒; 其次,放入贻贝和切碎的辣椒继续翻炒; 再次,加入适量的白葡萄酒,没过贻贝; 第四,将鲜奶油、黑胡椒倒入锅中,继续煮; 最后,当贻贝都开口后,加入蛋黄、适量的奶油、欧芹以及生蒜。 除了法国人,西班牙人也会在海鲜饭中摆上几个贻贝。 ▲西班牙海鲜饭,图片来源:网络 贻贝可以说是沿海地区最便宜的海鲜了,赶上大量上市的季节,一两块钱就能买一斤。 但是在生鲜电商网站上,进口贻贝又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它们差在哪儿了? 不同产地的贻贝,在品种上确实会有差别,但不同品种的贻贝,在口感、营养上其实差别并不大。

文档评论(0)

139****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