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卫生部发布《四川省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现场操作手册(试行)》
四川省卫生厅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四日
第一章 地震的现场急救原则
一 医疗处置原则
1 医疗技术力量服从统一指挥,统一安排
2 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3 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4 先分类再后送
5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6 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二 伤员的医疗救护原则
(一)先挖后救,挖救结合。在大体查明人员被埋情况后,建立抢救小组,就近分处展开,先挖后救,挖救结合,按抢挖、急救、运送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抢救工作效率。
(二)对被救出垂危伤员进行急救,先救命、后治伤。特别要注意清除口鼻的泥土,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对开放性伤面给予包扎,骨折应予固定。
(四)脊柱骨折在地震中十分常见,在现场又难以确诊,运送伤员要用硬质担架并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
(五)检伤分类。对需要进行医疗救护的伤员,必须初步分类,分清轻重缓急。对严重威胁生命的重伤员,如窒息、骨折、大出血、昏迷等,先行抢救。在交通运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实施分级医疗救护,以减轻灾区救护任务的压力。
(六)危重伤员的现场救护
1.呼吸心跳停止者,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休克伤员取平卧位,对伴有胸腹外伤者,要迅速护送转至医疗单位
3.对严重的、开放性、污染的创面,要除去泥土秽物,用无菌敷料或其他干净物覆盖
三 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
1 伤员分类及伤卡的填写
Ⅰ类伤(填红色伤卡):危重,有生命危险,需立即抢救
Ⅱ类伤(填黄色伤卡):病重,暂无生命危险,需及时转运救治
Ⅲ类伤(填绿色伤卡):轻伤,可稍候处理
0类伤(填黑色伤卡):死亡
2 救护区标志的设置
用彩旗显示救护区的位置在混乱的现场意义及价值十分重要。其目的是便于担架从分类组抬出的伤员准确地送到相应的救护组,以便于转运伤员
Ⅰ类伤救护区插红色彩旗显示;
Ⅱ类伤救护区插黄色彩旗显示;
Ⅲ类伤救护区插绿色彩旗显示;
0类伤救护区插黑色旗显示。
四 现场急救总则
1、 先复苏后固定
2、 先止血后包扎
3、 先重伤后轻伤
4、 急救与呼救并重
5、 先救治后运送
6、 搬运与医护一致
五 伤员转送指征
① 下列情况之一的伤病员应该后送:
●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者
●手术后伤情已稳定者
●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已全部作完者
●伤病情有变化已经处置者
●体温在38.5℃
②下例情况之一者暂缓后送:
● 休克症状未纠正,病情不稳定者
● 颅脑伤疑有颅内高压,有发生脑疝可能者
● 颈髓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者
● 胸、腹部术后病情不稳定者
● 骨折固定不确定或未经妥善处理者
六 伤员分类分层转运
1、轻度损伤:现场一般处置后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或暂住点
2、中度损伤:现场应急处理,对症救治,转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或野战医院
3、重度损伤:现场急救,维持生命,符合指征转市级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
4、死亡:善后处理,转遗体存放点
第二章 现场医疗操作技术指南
一、现场评估
现场的巡视首先应注意可能对救护本人、病人或旁观者造成的伤害及进入现场的安全性,
其次是对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原因进行判断;
最后确定受伤者人数,在数秒钟内完成评估。
(一) 评估情况
评估必须迅速,控制情绪,尽快了解情况。检查现场包括现场的安全、引起的原因、受伤人数等,以及自身、伤病人及旁观者是否伸出险境,伤病人是否有生命危险存在,然后,判断现场可以应用的资源及需要何种支援、可能采取的救护行动。
(二) 保障自身安全
在进行现场救护时,造成意外的原因可能会对参与救护人产生危险,所以,应首先确保自身安全。
(三) 个人防护设备
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救护当中,采用个人防护用品,阻止病原体进入身体。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呼吸面罩、呼吸膜等实施人工呼吸,还因戴上医用手套、眼罩、口罩等个人防护品。
个人防护设备必须放在容易获取的地方,以便现场的即用
二、判断危重病情
在现场巡视后进行对病人的最初评估。寻找病人,尤其是处在情况复杂现场,救护人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检查病人的意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组织与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ppt VIP
- 西门子伺服操作说明书SINAMICS V90、SIMOTICS S-1FL6.pdf VIP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pptx VIP
- 第4章_电磁波的传播.ppt
- 2025年初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pdf VIP
- (高清版)B-T 22930.2-2021 皮革和毛皮 金属含量的化学测定 第2部分:金属总量.pdf VIP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VIP
- B100376宁夏社会科学院职工食堂维修工程招标文件.doc VIP
- sci论文的图表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