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手术体位 * 手术入路(1) 切口:自肩峰外侧缘,约5cm,平行于三角纤维方向。 劈开三角肌纤维,切开三角肌肩峰和锁骨外侧端的附着点,显露结节部。 * 手术入路(2) 肩内侧弧形切口: 切口由喙突起自三 角肌止点。 * 沿切口方向切开深筋膜,由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分离,并将附着于锁骨的三角肌部分切离,向外侧牵拉,向内侧牵拉头静脉、胸大肌、喙肱肌、肱二头肌即可显露骨折端。 * * * 六、并发症 1、血管、神经损伤 2、同侧胸壁损伤 3、肩关节僵硬 4、骨折畸形愈合 5、肱骨头缺血坏死 6、骨折不愈合 7、复发性肩关节脱位 * 谢谢大家! * * * * * * * 第二幅合并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 * k * * 1:肩锁关节;2:皮肤切口;3腋神经;4:三角肌;5:大结节; - * k * 经皮穿针固定 优点:软组织损伤小。 并发症:针道感染、复位丢失、针松动。 * * * 经皮穿针的安全区 * (二)、大结节撕脱骨折内固定 适用经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移位超过1CM者; * 三、钢板固定 普通钢板固定 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半管型钢板。 缺点:螺钉松动、脱出及螺钉对肱骨头的切割而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特别是对骨质疏松患者。 * 三、钢板固定 锁定钢板固定 2001年AO组织研制的新型内固定材料。 适用于各类骨折尤其是复杂骨折及骨质疏松的患者。 * 肱骨近端锁定板 使用角度稳定的锁定螺钉固定,肱骨近端锁定板可以获得基本的稳定性。 锁定螺钉与接骨板上的牢固结合,形成了一个比较坚固的框架结构。相对于普通板的螺钉而言,不会出现松动,从而使碎骨片能获得稳固的固定效果。 短小的板尾和完全进入板内的螺丝头可以避免植入后出现的对软组织在运动时产生明显的干扰。 * case1 * case2 * 四、髓内钉固定 一般适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两部分骨折),大小结节、肱骨头完整。 优点:间接复位保护血供。 缺点:潜在损伤肩袖和慢性肩痛。 * * * case * 五、人工关节置换 四部分骨折、老龄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骨折脱位。对于三部分骨折,如骨质疏松严重,可以考虑置换。 * case1 * case2 * * * * * * * * * * * * * * * * * 腋神经及其走行 发自臂丛后束,穿过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发支分布三角肌、小圆肌(肌支) 余部纤维自三角肌后缘穿出,分布于肩部、臂外侧区上部的皮肤,称为臂外侧上皮神经(皮支) 肩峰前下缘至腋神经的平均距离5-7cm 损伤后: 感觉:三角肌表面皮肤感觉障碍,肩部、臂感觉障碍 运动:三角肌麻痹、萎缩,肩外展功能障碍 * * * * * * * 三、损伤机制及分型 直接暴力 传达暴力 电击、癫痫时肌肉不规律收缩 * 各类人群的受伤机制 青壮年导致 儿童导致 关节脱位 骨骺 老年人导致 骨折 * 三、骨折分类 Koher分型 Watson分型 Codman分型 Neer分型 AO分型 * 三、骨折分类------ AO分类 * 三、骨折分类 Codman分型和Neer分型 1934年,Codman描述了肱骨近端的4个解剖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 1970年,Neer发展,Neer分型是基于骨块的数量(移位》1cm,成角》45度)移位方向和关节面受累程度。 * 三、骨折分类------Neer分类 一部分骨折: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占所有的85%,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是非手术治疗。三角巾或石膏托悬吊。 * 二部分骨折:常见外科颈和大结节的撕脱骨折 三、骨折分类------Neer分类 * 三、骨折分类------Neer分类 三部分骨折:常见为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并移位。肱骨头仍保留良好的血运,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 * 三、骨折分类------Neer分类 四部分骨折:1、软组织损伤严重 2、血运破坏严重 3、肱骨头坏死率大 4、手术并发症多 5、功能恢复慢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手术适应征 *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1、 局部肿胀、压痛 2、 骨檫感 3、 主被动活动受限 4、 患肢紧贴胸壁,用健侧手托住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