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章 药物的代谢 影响因素 给药途径和剂型——首过效应 给药剂量 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酶诱导和抑制作用 生理因素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第六章 药物的排泄 排泄 内容 肾排泄 肾排泄是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的综合结果。 肾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分泌率-肾小管重吸 肾小球滤过: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一般物质均可无选择滤过。被动转运为主。 肾小管分泌是指药物由血管侧通过上皮细胞侧底膜摄人细胞,再从细胞 内通过刷状缘膜向管腔侧流出的过程。主动转运。 肾小管重吸收是指被肾小球滤过的药物,在通过肾小管时药物重新转运回到血液的过程。 胆汁排泄 药物首先通过肝细胞摄取,然后经胆管膜转运至胆汁中。 肝肠循环: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中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现象。 第七章 药动学概述 ——药动学定义 药动学是动力学理论在药物体内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各种途径给药后生物体内的药量或 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也即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采用数学处理的方法定量地研究药 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诸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七章 药动学概述 ——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 参数 定义 公式 临床意义 速率常数 用来描述这些过程速度与浓度的关系 k 速率常数越大,其体内过程速度越快 生物半衰期 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1/2 = 0.693/k 表示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快慢 表观分布容积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 V=X0/C0 表示药物的分布特征 清除率 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 Cl=kV=X0/AUC 药物消除的快慢 静脉注射某药,Xo=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20L B. 4m1 C. 30L D. 4L E. 15L 第七章 药动学概述 ——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 一、单室模型——1)静脉注射 公式 参数意义 药动学方程 C0:静脉注射后的血药初始浓度; C:t时刻的血药浓度;k:清除速率常数 基本参数求算 b:斜率;c:截距 半衰期t1/2 t1/2=0.693/k k:清除速率常数 表观分布容积V V=X0/C0 X0:静注剂量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AUC=C0/k=X0/kV V:表观分布容积 清除率Cl Cl=kV=X0/AUC k:清除速率常数; X0:静注剂量 尿药排泄数据法药动学方程 Xu:t时间排泄于尿中原形药物累积量 ke:肾排泄速率常数 第八章 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 一、单室模型 2)静脉滴注 方程 参数意义 药动学方程 k0: 滴注速度 K:一级消除速率常数 稳态血药浓度Css k0: 滴注速度 K:一级消除速率常数 达坪分数fss K:一级消除速率常数 负荷剂量X0 静脉滴注开始时,静注一个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或接近Css 第八章 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 一、单室模型 2)静脉滴注 第八章 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 一、单室模型 3)血管外给药 方程 参数意义 药动学方程 F:吸收系数 ka:吸收速度常数 吸收速度常数 斜率= - ka/2.303 ka:吸收速度常数 残数法 斜率= - ka/2.303 Cr:残数浓度 ka:吸收速度常数 k:消除速度常数 第八章 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 二、双室模型 方程 参数意义 静脉注射 A、B:经验常数 α:分布速度常数 β:消除速度常数 静脉滴注 k10:药物从中央室消除的速率常数 第八章 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 三、多剂量给药 多剂量函数r n:给药次数 ki:一级速率常数 τ:给药间隔时间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重复给药 Cn:n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 蓄积系数R定义 :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第一次给药后的最低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波动程度意义 设计合理给药方案 第八章 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 四、非线性动力学 1)非线性动力学识别 现象 高剂量给药后,开始药物消除较慢,随着血药浓度的降低,消除加快,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定时间后,曲线末端血药浓度降低,呈现与曲线平行的具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特点 1)药物的消除不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即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的 2)当剂量增加时,消除半衰期延长 3)AUC 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正比 4)其他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的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度温州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含答案).docx
- 电商平台租赁合同协议.docx VIP
- 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1框第3目(教案) 高二思想政治 哲学与人生 高教版基础模块.docx VIP
- 博易大师指标公式源码信管家指标博易大师期货软件乾坤波段王指标公式.doc VIP
- MX-3、-MX-5、-MMX-6、-PX-7测厚仪使用手册.pdf VIP
- DB4403_T 658—202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指南.pdf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张功耀自然辨证法课件--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ppt
- 材料进场验收课件.pptx VIP
-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探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