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 黄帝时的《弹歌》,是非常朴质的了。唐尧时的《在昔歌》,比黄帝时有所发展。虞舜时的《卿云歌》,文采较唐尧时为多。夏代的《五子之歌》,比虞舜时文采更丰富。商周两代的诗篇,较夏代又华丽得多。 * 欧化中文举隅 1、抽象名词作主语 英文经常使用抽象名词作句子主语,例如谓The decline in his income has led to a change in his lifestyle,主语为“The decline in his income”,即“他的收入的减少”,是为抽象名词。“他的收入的减少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这种直译“太西化了”。中文多以具体名词做主词,上述改以“他”为主词,即“他因收入减少而改变生活方式”,是比较自然的说法。 2、滥用抽象动词 将动词变成抽象名词,配以“万能动词”作词组。例如“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反应”原为动词,但上句将“反应”变成抽象名词,加上空洞的动词“作出”,令全句显得“繁琐”。该句本来可以说成“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 滥用“一”字 受英文冠词“a 或 an”影响,“He is a good man.”很多时会译为“他是一个好人。”;较自然的译法应为“他是好人。” 3、 无节制使用“的”“地”字 这2个字若不加节制,出现太频,则会导致琐碎、扰乱文意。举何其芳《雨前》的一段作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的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地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这段文字用了16个“的”字,读起来很繁杂。其中“白色的鸭”、“徐徐地划行”、“深深的水”本可以说成“白鸭”、“徐徐划行”、“深水”。除了“西而不化”的原因外,英汉字典的编译者把形容词都用“的”来翻译,也会有影响,例如“beautiful”的辞典解释总是“美丽的、美观的、美好的”。 4、滥用被动句 传统汉语不常用被动句,如「He is called...」只须译为「他名为...」「他叫...」即可,但现常译为「他被称为...」。「被」字带贬意,因而汉语对被动句的使用较印欧语系语言更为谨慎。事实上多数情况下“被”字并非必须,如「他被赞赏」可写作「他获赞赏」、「他受赞赏」、「他令人赞赏」等等,部份情况的“被”字则可直接省去。且除了一个“被”字之外,还有「受难」、「遇害」、「挨打」、「遭殃」、「经人指点」、「为世所重」等很多字词可用。 5、滥用介词 介词在英文中有重要作用,常被搬到中文滥用,例如:“关于他的申请,你看过了没有?”、“由于他的家境贫穷,使得他只好休学。” 6、语意重叠 有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