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药物分析第03章药物杂质检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用待测物的色谱峰计算的理论塔板数应大于1000/m; (2)用内标法测定时,内标物与待测物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3)用内标法测定时,每个标准溶液(限量待测溶剂与内标液)进样5次,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若用外标法测定,待测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10% 3. 测定法 残留溶剂的测定有直接进样法(第一法)和顶空进样法(第二法)两种。 第一法 溶液直接进样法 第二法 顶空进样法 从方法的精密度考虑,二氧六环、吡啶宜用第一法;苯、甲苯、氯仿、二氯甲烷可用第一法或第二法,环氧乙烷直接用第二法。 第四节 特殊杂质检查 一、物理法(直接检查) 1、臭味及挥发性的差异 如检查乙醇中杂醇油,系将乙醇置清洁滤 纸上,待乙醇自然挥发后,不应留有杂醇 油的异臭。 在乙醇、苯酚、麻醉乙醚、樟脑和碘等挥发性药物中检查不挥发物,利用药物加热挥发后,遗留残渣,于一定温度烘至恒重,其质量不得超过规定,借以控制不挥发性杂质。 2、颜色差异 如盐酸阿扑吗啡易氧化分解,其产物为绿 色,溶于乙醚呈红色。 有的药物可溶于水,有机溶剂或酸、碱, 而杂质不溶;反之,杂质可溶而药物不溶。 3、溶解行为差异 4、旋光性质的差异(左旋为“—”,右旋为“+”) 药物的比旋度数值可以反映药物的纯度; 药物本身没有旋光性,而其杂质有,可以 以此控制相应杂质量。 5、对光吸收性质差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杂质特征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来控制杂质的量; 2)药物在紫外区有明显吸收,而杂质吸收很弱或没有吸收,可以根据吸光值大小限制杂质的量; 3)控制供试品溶液吸光度比值。 二、化学法 (一)酸碱性质差异 1. 酸碱滴定法 2. 指示剂法 3. pH值法 (二)氧化还原性质的差异 如NaCl中溴化物检查:供试品 + HCl 3ml + CHCl3 +滴加氯胺T,若含有溴化物则其被氯胺T氧化为Br2析出,在CHCl3中显黄色。 (三)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沉淀(比浊法) 如检查NaCl、TiO2、二盐酸奎宁等药物中钡 盐,均利用Ba2+与SO42-生成沉淀反应进行检查。 (四)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颜色(比色法) 如检查药物中具有芳伯氨基的杂质,一般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呈色法。 (五)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气体 1、药物中如含氨或胺盐:红色石蕊试纸或 碘化汞钾试纸 2、药物中含有微量硫化物:醋酸铅试纸法 3、药物中可能引入微量的氰化物:改进的普鲁士兰法,Fe[Fe[CN]6]]3,根据CN-含量相应生成绿色或兰色的沉淀。 * Guyu 2. 操作方法 3. 注意事项 (1)供试品的取样量应根据炽灼残渣限量和称量误差决定。 (2)含氟的药物对瓷坩埚有腐蚀,应采用铂坩埚。 (3)若残渣需留作重金属检查,则500~600℃炽灼至恒重。 (4)加硫酸处理是使杂质转化为稳定的硫酸盐,并帮助有机物炭化。 例1. 炽灼残渣检查法一般加热恒重的温度为: A. 500~600℃ B. 600~700℃ C. 700~800℃ D. 800~1000℃ E. 1000~1200℃ 例2. 炽灼残渣检查后,将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时,炽灼温度应为: A. 500~600℃ B. 600~700℃ C. 700~800℃ D. 800~1000℃ E. 1000~1200℃ 例3. 炽灼残渣的限量一般为: A. 1% B. 0.5%~1% C. 0.4%~0.5% D. 0.2%~0.3% E. 0.1%~0.2% 九、澄清度检查法 检查药物中的微量不溶性杂质,用作注射剂的原料药一般应作此项检查。 1. 检查方法 对照法 2. 浊度标准液的配制 浊度标准液作为澄清度检查的标准。 反应原理:乌洛托品在偏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甲醛, 甲醛与肼缩合生成甲醛腙,不溶于水,形成白色浑浊。 1.00%硫酸肼溶液与10%乌洛托品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浊度标准贮备液 浊度标准原液 浊度标准液(5个级号) 浊度标准原液配制:浊度标准贮备液 15ml,置 100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级号 0.5 1 2 3 4 浊度标准原液 2.5 5.0 10.0 30.0 50.0 水(ml) 97.5 95.0 90.0 70.0 50.0 浊度标准液制备 3. 判断 药典中规定的“澄清”,系指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相同于所用溶剂,或未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 4. 溶剂:水、酸、碱、有机溶剂有机酸的碱金属盐类药物强调用“新沸过的冷水” 十一、干燥失重测定法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