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诗法举隅.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律诗诗法举隅;一、确定体裁;抒怀言志 慷慨激昂 抑郁悲愤 陆游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朝祭陵墓的使者)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田园山水 澄澈清空 沉静幽远 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学禅)制毒龙。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凡作七??律,须字字去不得方是。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连珠不断方妙。 古人认为七言比五言难作,如果一首七言诗简化成五言仍然不伤诗意,那么这首七言诗就失败了。 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人认为这是一首不成功的七言诗,因为可以将它改成五言诗:“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甚至有人说能改成三言诗:“清明雨,欲断魂。酒家有?杏花村。”) 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jiǎn,“瘸”也)驴嘶。”这是苏轼给其弟子由的和诗。有人将此诗删改为五言诗:“人生知何似?飞鸿踏雪泥。泥上留指爪,那复计东西?老僧成新塔,坏壁无旧题。崎岖还记否?人困蹇驴嘶。”;五言绝尚真切,质多胜文。七言绝尚高华,文多胜质。 顾华玉云:“五言绝以调古为上乘,以情真为得体。” 五言绝追求言情真挚,文字朴质一点也无妨,朴质处亦是动人处,而以调古意高为第一义。我们看初盛唐的五绝,尤其是五言古绝,多以质直之语结句,直言其情,少作兴托之语。 而七言绝则追求风调高华,要特别讲究措辞的优美,多为兴托之语,贵有意象。而在表达的含蓄和措语的从容上,二者又具有共同的特点。 张谦宜认为五言绝“短而味长,入妙尤难”。 ;而诗的写作学习,应从格律诗开始。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体诗易写难工,一开始就写古体诗,很容易写成“老油条”,干巴巴的,油多却难吃。而从格律诗入手,就好比学功夫先扎马步,马步扎实了,最差可以守住脚下一尺,好了可以腾挪万丈。 先学律诗还是先学绝句,先学五言还是先学七言,这就要因人而异了。有人主张从五律开始,理由大概是认为诗中的五律犹如书中的永字八法。这个俺不太认同。一是,初学者重在激发和保持兴趣,有些人就是不想写五律,也不能因此放弃写诗吧?二是,人的才性不同,能驾驭的体式就不同,李白的七律就写不过杜甫。俺建议初学者将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统统写一遍,觉得哪个顺手前期就主攻哪个。; 有人认为初学者写格律诗应从五绝入手,有很多好处:字数少,费时相对短;押韵、平仄也相应节省时间;诗中可写非叠字的重复字;一般不需对仗;也不会让人嫌啰嗦(或改诗)。当然要想作好五绝也并不简单。;二、立意;一、立意???高 所谓立意要高,就是说立意时,要从思想高度去进行诗作的立意。这就要求诗人抒写的情思要高雅健康,积极向上。更要求诗人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强烈的时代精神,来抒写人民的心声,民族的感情。 要避免平庸和俗气,使作品的思想境界高,具有不同凡响。 不管是吟景,咏物,还是怀史,写事,都要有所寄托,感悟,抒发,以给人教益,享受,领悟。写景,不能只是眼中情,耳边声,写成诗词化的景点说明。写史,写事,也不能单纯罗列史事,典故,写成史书,解说资料。要有旁拓,寄发,写出特色,精髓和现实意义。;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秋天,杜甫、高适,岑参(cén shēn)、储光羲、薛据结伴到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登上大雁塔,即景赋诗,除薛据的诗失传以外,其余四人的诗,都流传下来。诗题相同,诗人们的立意却大不一样。 高适感到官卑职小,壮志难酬,不如四处寻游,露出了一点儿牢骚: 盛时惭阮步,未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一向具有豪迈精神的岑参,这时却产生了佛理可以参悟,佛家可以崇奉,弃官学道之思想: 净理了可悟,胜因(善因)夙(sù)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储光羲感觉宇宙空虚,佛法可通,塔势高峻,像人生的路途一样艰危: 俯仰宇宙空,庶(shù)随了义归。崱屴(zè lì高峻)非大厦,久居亦已危。 杜甫则迥(jiǒng)异于他的同伴们。他赞美塔势如何“跨苍穹”,逼近云霄。更可贵的是他对国事的深切关注,对沉迷酒色的唐玄宗含蓄讽刺。 秦山忽破碎,泾(jīng)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