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 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1.题目 指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点及主要内容。题目应简练、准确。其基本格式为“××关于××××的结案调查报告”、“关于××××的结案调查报告”等。 对初次调查原因不明的疫情,经进一步调查已查明原因,则结案调查报告的题目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明确的病因作为主要内容。如“关于××市××小学流感爆发疫情的结案调查报告”。 2.基本情况 主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现场所处地区或发生地的人口情况和地理自然景观特征以及与本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联的社会、自然因素等进行简述。如某学校的班级及学生人数,学校所在地及周边河系,卫生状况,学生就餐及饮水习惯等情况。 与初次调查报告比较,要求其更加准确、更具针对性,让读者熟悉发生地的情况,为说明影响因素做铺垫。 3.疫情概况 主要针对事件的发生、发现过程及事件的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事件性质、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等。 适当解释结案的理由或根据。 4.流行特征 对已经掌握的流行病学调查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如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以及传播链分析; 病例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及其特征以及流行规律(传播速度或传染力、主要罹患人群)的分析,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分析;密切接触者的发病与隔离情况; 传染源,传播方式或可疑因素等分析; 对于动物源性、自然疫源性等疾病,应对事件的发生地的家禽家畜以及相关宿主动物的发病和带毒等情况进行分析; 流行特征 对于肠道传染病,应对事件的发生地的外环境污染检测等情况进行分析。 要注意调查时间、调查方法等的介绍,列举材料要充分,要全面介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不要仅列举对结论有利的材料。同时要防止直接使用庞杂的原始数据或用“较多”、“少见”等不确切的措辞,不要滥用统计方法和图表。 5.临床特征 简述病例诊断的主要依据(病例执行定义);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与体征、常规检查(血、粪常规,胸透或胸片)等结果的分析;潜伏期的估算;病情(轻中重病例的大致比例),治疗敏感药物,愈后、主要并发症、病死率情况等分析。对临床表现与体征进行描述时应注意临床表现的定位及有价值的非特征表现。以上分析要基于可靠的部分个案调查资料,无需对全部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6.实验室检验 简述采集的标本类型、数量,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含试验所用试剂)等,检测结果及其诊断意义等; 病原体分离及鉴定、分型情况,病原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人源与其它来源(如家禽家畜以及相关宿主动物、外环境分离的病原)的病原体的同源性分析等。 7.控制措施评估 对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要以客观合理的指标为依据,凭数据资料说话,科学归纳总结,不要主观臆造。 要对密切接触者的发病及处理情况进行分析。 对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应注意分析曾经接种该疫苗的人群与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的发病率差异,对采取群体性预防服药、应急免疫(疫苗或丙球)等措施时,在用防病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估的同时,还应分析经济效益、副反应、不良事件等指标。 8.经验教训 对本起疫情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成功或关键措施进行介绍, 对处理不当或效果有限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包括工作中存在的主观方面的问题。 结案报告主要内容9-10 9.结论:综合分析流行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特征,充分考虑临床、流行病、检验等方面专家的意见,做出本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结果。 10.落款:包括署名及日期。一般调查报告通常是向政府、同级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或向有关单位进行报告,因此它的署名通常为直接负责本次调查的单位如某个或某几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名称。在向派出机构进行工作汇报时,调查报告则应署单位(部门)及个人名字。另外,应该在调查报告的末尾署上调查报告撰写的日期。 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 对报告时限2小时内报告的解读 如接到以下途径来源的信息: 医院、学校等电话报告, 疫情网数据分析, 预警短信, 媒体报道。 先通过最快方式初步核实信息真假后,2小时内。 核实是否为误报:例如医院填报水痘病例,错选诊断为脊灰; 媒体报告某学校食物中毒:与相关方面联系是否属实,确有此事后,报告初步的波及人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初步的中毒因素(不明则先按不明报告)。初次报告时可以不要求准确的病例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