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引言
2.1 化学改性
2.2 光化学改性
3.3 表面改性剂改性
3.4 力化学处理
3.5 火焰处理与热处理
3.6 偶联剂改性
3.7 辐照改性
3.8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引言;2.1 化学改性
2.1.1 化学氧化法
2.1.2 化学浸蚀法
2.1.3 化学法表面接枝
2.1.4 含氟高聚物的改性
2.1.5 其他化学改性方法;2.1.1 化学氧化法;2.1.1.1 酸氧化法;在酸氧化法当中,最为实用的是重铬酸盐-硫酸体系,标准的铬酸洗液配方为重铬酸钾:水: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4.4:71:88.5(质量),也可整数化为5.8:100。处理时控制适当的温度、时间是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为在室温下将聚乙烯、聚丙烯在处理液中浸泡1-1.5h,66-71℃条件下浸泡1-5min,80-85℃处理几秒钟。;用重铬酸盐-硫酸溶液对聚乙烯、聚丙烯处理之后,材料的表面张力增加,与水的接触角减小,润湿性与黏合性大大增加,同时表面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用光电子能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反应过的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烯烃的表面确实存在羟基、羧基、羰基和磺酸基等含氧基团。;虽然酸氧化处理有较好的结果,且不需要特殊设备,但酸氧化对材料表面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尤其是材料内部混有不耐酸或者易氧化的添加剂时情况更为严重,氧化后的材料还需充分洗净,以免残留液对材料的进一步腐蚀;另外,该方法需贮藏大量的酸液,使用非常麻烦,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液,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不利于大规模生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2.1.1.2 臭氧氧化法;通过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可有效地改善聚丙烯表面的亲水性,处理前各种聚丙烯的表面接触角为97°,临界表面张力为29.5×10-5N/cm;臭氧氧化处理后,各试样的表面接触角将达到67°,临界表面张力达到36.0×10-5N/cm。;和其他表面处理法一样,臭氧氧化处理的聚丙烯表面的亲水性也对应于保存环境状况而发生经时变化,但这种表面亲水性的经时变化不影响涂膜的剥离强度,这是因为溶剂处理中除去的表面层深度大于极性官能团从最外表层向内部的潜入深度。因此,经臭氧处理的制品可以长时间保存,在需要时可随时进行溶剂处理后涂装??而不必担心其涂装性的变化。除以上提到的氧化方法之外,还有用二氧化氮、过硫酸盐等处理聚烯烃表面的报道。;;2.1.2 化学浸蚀法;用溶剂清洗可除去表面的弱边界层,常见的方法有三种:;聚合物的表面接枝和传统的聚合物接枝是不同的。传统的聚合物接枝一般是在液相中进行的,是由两种不同的高分子链以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接枝反应几乎涉及到每一个大分子,它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聚合法,即将液相内的高分子经化学或物理方法活化,使其主链上产生活性中心,然后活性中心对想要接枝上去的单体进行引发,使单体在主链上的引发点进行聚合,长出支链;另一种方法是偶联法,即将预先制好的支链偶联到主链分子上去。;表面接枝则只限于固体高分子材料表面上发生接枝反应,材料的本体部分仍保持原状并不参与反应,所以表面发生接枝的产物,不能称为接枝共聚物,只能称为表面接枝改性聚合物。接枝改性的材料是固体,接枝单体则多是气相或液相,因此这种表面接枝改性反应是非均相反应。聚合物通过表面接枝,表面上生长出一层新的有特殊性能的接枝聚合物层,从而达到显著的表面改性效果,而基质聚合物的本体性能不受影响。;总的说来,化学法接枝工艺复杂,难以控制,且反应受容器限制,对大型制件处理起来尤为困难,试剂浪费较大,因而这一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2.1.4 含氟高聚物的改性 ;含氟高聚物的改性可以采用激光辐射、等离子体处理和溅射蚀刻法来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主要有还原剂法和硅酸改性法。还原剂法是用钠氨或钠萘溶液处理含氟高聚物,以钠萘溶液为例,其配制方法是将1000mL无水四氢呋喃溶剂倒入2000mL带有搅拌器和通氮管的三颈烧瓶中,在脱氧干燥的氮气保护下,用冰浴冷却到6~8℃,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精萘细粉128g,等萘粉完全溶解后,控制温度在5℃以下,然后缓慢加入23g纯金属钠屑 (片状或丝状).加钠时要注意控温,使温度不超过12℃,继续通氮搅拌约2h,钠屑可完全溶解,配制完成,钠萘络合物溶液呈墨绿色或黑褐色。;制备好的溶液在氮气密封的容器中保存,有效期可达3个月以上,否则空气中氧和水能与处理液中络合物反应而大大降低处理液的使用寿命。将含氟高聚物浸泡在钠萘溶液中1~5min,使高聚物表面变黑,取出用丙酮洗,继之用水洗,烘干即可。处理后含氟高聚物的表面张力、极化度、可润湿性都显著提高。;对聚烯烃进行气相氟化处理是提高其粘接性的一种有效办法,如将聚丙烯板材在5%(体积)的氟气条件下处理1~3min后,可使材料的表面能提高,粘接剪切强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