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两首》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诗与词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背诵、默写本课诗词。
2.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
3.感受诗词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词的意思,感受诗词中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辛弃疾、杨万里的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交流课前资料,区别诗词异同
1.简介作者及黄沙岭。同学互相补充。
2.讨论题意及表达方式。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诗词,他们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宋代。一首是词,一首是诗。什么是词?(它是诗的别体,最初是配乐唱的,有长短句之分,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2)你从课题上了解到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事情;黄沙,点明地点。)
(3)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重点指导朗读: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见”同“现”,抓住“见”相机理解“茅店”“社林”“溪桥”从而感知词句意思,还可引导按我们现在的说话顺序来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句意
1.再读读课文,感受夜的美妙,夜行的惊喜。你们会越来越喜欢这首词,会用诗人般的眼光感受到这夜晚的美妙,而且也会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这夜行的乐趣。
2.学生学习,师了解情况。
3.交流学习情况。
(1)交流学习上阙。
师:你最喜欢哪句词?根据学生发言介绍。
①指导朗读,体会这夜晚的静、奇、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了,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②指名感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创设情景体会喜悦。“蛙声”是怎样的?作者通过嗅觉、听觉来加以描写。
师:好一支欢快的丰收交响曲,好一个热烈的丰收庆祝会,此时,它们在说着什么?闻着沁人心脾的稻花香,听着此起彼伏的蛙鸣,你的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该句。
③小结,过渡到下阕。皎皎明月,徐徐清风,鹊飞枝摇,蝉叫声声,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个夜晚真美妙呀,我们都沉醉在其中了。(齐读上阕)
(2)交流学习下阙。
①指导欣赏,体会意境。
不知不觉,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八颗星星,黄沙岭下起了阵雨。)
伴随着两三点雨滴,可能还会出现——(耀眼的闪电,隐隐的雷声)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意境。
②指导朗读,了解心境。
此时,他迫切需要的是——能躲雨的地方。
理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表现出的惊喜。
四、总结全文
1.小结:读到这里,你感觉这个夜晚是——生机勃勃、丰收在望。
这次夜行充满了——喜悦、乐趣、惊喜。
2.齐读这首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揭示题目,复习学习方法
1.以往学习古诗采用的是哪种学习方法?(学生回顾:采用的是三步学习法——一知诗句,二抓字义,三入诗境。)
2.继续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
本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板书作者名)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大意
1.初读。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指名朗读,指导正音:“净”“竟”“映”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指名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注意断句。(指导学生自读自悟,怎样断句好。)
2.理解诗句意思。
(1)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自己从诗中读懂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毕竟、四时、接天、无穷、别样等词语)
(3)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初中物理重力的说课稿.doc
- 促销活动报道稿范文.doc
- 关于运动会加油稿精选范文.doc
- 《晏子使楚》说课稿范文.doc
- 一年级期末家长会的发言稿.doc
- 学校的运动会加油稿8篇.doc
- 在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doc
- 《渔父》说课稿精选.doc
- 初中思想品德《党的基本路线》说课稿模板.doc
- 冬季运动会加油稿简单.doc
- DB6531T013-2024 麦茬复播玉米免耕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3T470-2004 油葵 美葵562品种.docx
- DB44∕T 1732-2015 附壳造型珍珠分级.docx
- 【飞书深诺】2025中国智能安防出海深度解读报告.docx
- 手把手教你创作小红书爆款笔记.docx
- DB61_T 1619-2022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
- DB51∕T 1099-2010 蜜蜂事故损失评估技术规范.docx
- DB42T1737-2021 甘薯生全粉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511_T 0008-2024 地理标志产品 黄姚黄精酒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62_T 922-2024 籽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