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按摩-(公开)精选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按 摩 massage 按摩起源 按摩是祖国医学的一项宝贵遗产,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显示出其奇特的治疗效果。 按摩是中国运动创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第一节 按摩的应用与研究 按摩是通过手或器械,以力的形式作用于人体,达到防治疾病、消除疲劳的一种治疗方法。 按摩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按摩简单易行,既能治病,又能防病;既可单独运用,又可与其它疗法并用, 按摩的作用 一、调节神经功能 二、改善血液循环 三、解痉止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四、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关节功能 五、消除疲劳,预防损伤 六、心理效应 第二节 常用手法 1. 推摩 2. 擦摩 3. 揉法 4. 捏 5. 揉捏 6. 搓法 7. 按压 8. 叩打 9. 抖动 10.运拉 1. 推摩 用手掌或手指在皮肤上轻轻地作来回直线或圆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操作时手不离开皮肤,动作轻缓、柔和、用力均匀。 (1)轻推摩(表面抚摩) 动作要领:肘微屈,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或成钳形,全手贴在皮肤上,作直线形单方向的推动。方向:沿淋巴回流方向 要求:动作柔和均匀 力量:较轻,只达皮肤。作用:对神经系统起镇静作用;头部推摩还可起催眠作用。 (2)重推摩 手法同前,虎口微微抬起,着力点在掌根及大小鱼际。用力较重,力达皮下组织。 作用:(由于用力较大)可加速静脉和淋巴液回流,有消肿散瘀和提高局部温度的作用,故在水肿和肿胀时用较好。 2. 擦摩(磨擦) 用拇指或四指指腹、大鱼际、小鱼际、手掌、掌根贴于皮肤上,做来回直线形往返摩动,称为擦摩。摩擦力大而均匀,动作快而灵活,连续不断,使肌肉皮肤有舒热感 3. 揉法 以手掌或手指紧贴于皮肤上或穴位,作直线来回或圆形回旋的揉动,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用力均匀,动作协调,速度不宜过快。用力较大时,作用力直达深部肌肉,手法操作后皮肤表面不应发红 4.捏法 对合用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组织,间断或不间断用力。 可循肢体纵轴方向运动或固定在一处操作。肌腱、韧带用指尖捏,肌肉用指腹捏。 5.揉捏 四指并拢,拇指分开,相对成钳形,掌心和各指紧贴于皮肤,拇指与四指相对用力将肌肉略往上提,腕关节放松,沿向心力做螺旋式移动。拇指和掌心着重做揉的动作,四指着重做捏的动作。边揉捏边向前,螺旋型推进。 6.搓法 两手掌相对置于被搓动的部位两侧,相对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 7.按压 单手或双手重叠向下按压,或用拇指按压穴位。可在按的基础上施加其它手法,如拨,揉等,以增强按摩效果。 用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加,需要时可借助操作者的体重施压于患部,慢速间断按压或快速连续按压。 8.叩打(叩击) 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空拳,双手交替或单手击打身体。 分为六种:空拳盖击、空拳竖击、掌侧击、指尖叩击、拍击、拍打 。 9.抖动 用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在向远端拉伸的基础上,将肢体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或左右的颤动。抖动时幅度小,频率快。 10.运拉(摇晃) 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使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转动或外展内收或(和)屈伸运动。摇晃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其操作方法随部位而异。 第三节、手法实施要领 操作技巧 治疗时间、次数和强度 按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操作技巧 手法操作要遵循有力、柔和、持久、深透的基本要求。强调力的运用与手法技巧结合。手法的选择应根据损伤病变的轻重程度、部位、性质、阶段、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伤后局部反应进行取舍。 为减少按摩时的阻力,避免皮肤受伤和增强按摩的效果,在按摩时可选用适当的滑润剂或药剂作介质。一些药用介质在按摩手法的作用下,能充分浸透入肌肤中,提高治疗效果。 二、治疗时间、次数和强度 按摩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和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按摩的治疗效果。因此,只有恰如其分地、灵活地掌握按摩的时间、次数和强度,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治疗效果。 每次按摩所需的时间,很难作出统一规定。初学按摩更感难于掌握。因病情轻重缓急和体质强弱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骨折后期和软组织损伤中后期,局部按摩10~15分钟即可。对慢性损伤和肌肉劳损等症,则按摩治疗时间应适当增加。 三、按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证 临床实践证明,按摩治疗对伤科、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等各科多种疾病有着明显的疗效,在体育保健、疲劳恢复等方面也有显著作用。 按摩的适应证很多,如慢性劳损、损伤后遗证和一些常见病。急慢性腰扭伤、胸胁震伤、椎间病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扭伤、挫伤、落枕、颈椎病、肌肉痉挛、腱鞘炎及腱鞘囊肿、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脑震荡、小儿麻痹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骨伤后遗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脱位整复后遗功能障碍、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神经衰弱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