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东北亚艺术馆群招标说明会.ppt

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东北亚艺术馆群招标说明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东北亚艺术馆群 长 春 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 吉 林 珲 春 CHANGCHUN JILIN HUNCHUN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日本海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长春新区的批复》(国函【2016】31号)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好长春新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 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春新区范围内,国家级新区的成立给空港经济开发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空港经济开发区作为长春乃至吉林省对接世界的窗口与门户,也承担着国家级新区快速崛起与成长的责任与使命。 规划背景 BACKGROUND   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和吉林市之间,距离省会城市长春市中心城区约30 公里,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中心城市区约70 公里。   从宏观区位来看,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接近几何中心的位置。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哈大城镇发展带和图乌城镇发展带的交汇点,空港经济开发区拥有便捷的空、铁、路交通条件。基地范围内坐落着吉林省最大的民用机场-- 龙嘉国际机场,奠定了空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吉林省乃至长春市对接国际的窗口地位。 区位条件 1.空港概况 现状概况 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拥有便捷的空、铁、路交通条件,为该地区提供了无限的升值空间与发展潜力。在航空交通层面,区域内坐落吉林省最大的民用机场——龙嘉国际机场,使该地区成为为吉林省及长春市面向国际空中通道的窗口;在铁路交通层面,长吉城际铁路东西向横穿空港开发区,连接长吉两市,最终通到珲春,在规划区内设有龙嘉和九台南两站,同时,长图铁路沿西北侧穿过,设有龙嘉站一站,使该地区有潜力成为珲乌沿线重要的空铁中转枢纽;在公路交通层面,珲乌高速公路从规划区南侧横穿而过,在高速同机场联络线和九万公路交汇处分别设有两处出入口,此外,连接长吉两市的长吉北线从基地北侧穿过,九台到万昌的九万公路从基地东侧穿过,龙嘉到双阳的龙双公路从基地西侧穿过,经莲花山到长春的长石公路从基地南侧穿过,构筑了该地区东西向、南北向便捷的区域陆路交通联系。 交通情况 龙嘉国际机场 龙嘉镇 西营城街道 现状概况   在23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580.87公顷,占比为2.47%,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2050.67公顷,占比为8.71%%。 在85243人的现状人口中,城镇人口33897人,占比为39.8%,农村人口 51346人,占比为60.2%。可见,当前农村人口与村庄用地占规划区域总人口与总建设用地的多数。在未来面向国际的新城建设中,当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与妥当安置将是能够左右新城建设成败的莫大社会课题。 现状用地 现状概况 地形地貌与水系 大 黑 山 脉 石头口门水库 饮 马 河 泉 眼 沟 张 家 塘 房 河 合 屯 河 三 赵 家 河 西 营 城 河 古 榆 树 沟   空港经济开发区地貌以波状起伏为特色,总体东南部地势高,侵蚀切割较深,逐渐向西降低且渐平坦,西北端又微微抬起的总态势。   水是基地内最大的特色资源之一。南侧有长春市水源保护地——石头口门水库,主要河流有第二松花江支流饮马河,除饮马河外其余河流均为饮马河支流,主要包括泉眼沟、张家塘房沟、三合屯河、荆家沟、古榆树沟、西营城河、赵家河等支沟水系。同时,饮马河两侧有东、西灌渠。 基地内天然水系主要属于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主要依靠降水和石头口门水库弃水补给。 五大中心助推合作 5 Centers 四大体系连通国际 4 Systems 四大核心功能带动知识城 4 Centers 1个创新环境鼓励知识经济 1 Environment 四个体系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4 Demonstration 一个智慧城市示范区 1 smart city demonstration zone 合作与共赢的国际城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re Area 创新与包容的知识城 Innovation and tolerance of knowledge city 高效、宜人的智慧城 National Smart-city Area 五大基地支撑健康城 5 Services 运动与活力的健康城 The health city 四个体系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4 Demonstration 一个生态城市示范区 1 eco city demonstration zone 自给、共生的生态城 National Eco-city Area 东北亚区域开放与合作核心区 合作与共赢的国际城 运动与活力的健康城 创新与包容的知识城 中国北方生态智慧城市示范区 高效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