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条例研究及研究生教育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建立了自己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 自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正 式建立了自己的学位制度。我国的学位制度把学位分为三级:博士、硕士和学士。 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体系已相当完整,授予的学位覆盖学 科门类(12大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8个二级学科)和专业齐全,并行 发展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制度(12个专业学位),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 学力中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渠道。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国外比较,有两点不同:其 一,我国的硕士研究牛教育发展快,在研究生教育中占很大比重,且硕士研究生 的质量和水平不比发达国家的硕士低;其二,发达国家都是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 科研单位不培养研究生,我国的高等学校和高水平的科研院所都培养研究生。 2、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已经步入了研究生大国的行列。 到2001年为止,全国共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729个,其中高等学校457所,博 士学位授权单位312个,其中高等学校245所。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9692 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82个。截止 2001年底,全国共培养了硕士 61.6万名,博士 7.8万名,2001年在校研究生39.3 万人。截至2003年底,我国己培养出82万名硕士和11万名博士。目前在读研 究生规模达79?45万人,其中博-上研究牛14. 35万人。硕士生与博士生之比为 5: 1,而美国是10: U 20多年来,我们立足国内自主培养研究生导师,同口寸千 方百计从国内外吸引科技精英加入,从而培育了一支值得自豪和信任的研究生导 师队伍,目前有近1.5万名博士生导师,他们是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最为宝 贵的财富。在全卅界排第三。经过8批审核,目前在我国普遍高等学校中有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2 14个,硕士学,授予单位413个;有博上、硕士学位授权一级 学科点682个,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 542个,有硕士学科、专业点9 6 9 3个。目前我国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门类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 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 3、建立了一批研究生培养基地 本着重点发展的原则,通过〃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普通高等学校研 究生院建设〃等工作,我国逐渐形成了一批研究生培养基地全国现有普通高等学 校研究生院55所(最新56所)院均规模7000-8000人,国家重点学科964个。 这些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导师力量雄厚、科研基础扎实、 研究生培养规模人。在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研究生 院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充当领头羊作用。 4、初步建立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和学位授予单位三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在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的指导下,大部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成立了省级学位委员会, 各研究牛培养单位成立了学位评定委员会。20多年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研究 生 教育培养模式,我国不断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规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 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研究生教育队伍建设,并逐步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检查 评估制度。从1985年开始,我国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检查和评估试点,经过 不断努力,研究生教育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研究生教育质量 评估和检查为基础,我国初步建立了硏究牛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制度,使我国研 究生教育质量保持了相当良好的社会声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人贡 献。推进了中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以《学位条例》为标志的学位制度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可谓功不可 没,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学位 制度在学位管理、学位授予和审核等方面暴露的弊端已影响到学位制度的 有效实施和公正合理的运行。 1、从质量上看,缺乏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学位法规。 从法的实施来看,1980年通过的《学位条例》及其后颁布的许多暂行 办法等法规应该说是符合我国当时的经济、教育现实的,对我国的学位和 研究生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国社会经过了 20多年的长 足发展,知识经济下的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学位条 例》的适应显得力不从心。学位条例已不适用,我国的学位制度跟不上形势 的发展。 虽然我国有关学位方面的法规不少,但是变化过快,给人一种“头痛 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缺乏法律方而的宏观规定,只有行政方面的具 体指导。 从法的形式上看,我国大部分学位法规都是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暂行 规定、草案、意见建议等,而集中、全面性的法规性文件很少,其中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的也还是一部条例。法的形式是法的各种具体的外部形态, 是区分法律规范同其他社会规范的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