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消逝之后-社科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童年消逝之后 1 2 大卫·帕金翰 ,杨娜 译 (1.伦敦大学教育学院;2.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本文回顾了在公共讨论中有关媒介与儿童间关系的一谢电型观点——它们或是过于强调媒介对儿童 生活的负面影响,或是过于强调正面的影响。作者认为应该把媒介的作用,看作是一种能动的,多方面的 过程——一个由生产、文本和受众相互作用的过程。关于这三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本文的核心;并且,在 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中,作者通过研究宠物小精灵这一案例,探讨了它们相互联系的一些方式。 关键词:童年;媒介;生产;文本;受众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1.序言 在当今儿童的生活中,媒介不可否认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多调查都表明,工业 社会中的大部分儿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看电视上,而不是在学校的学习中、或是与亲友 的相处中。如果我们再把他们用于浏览图书和杂志、看电影和录像、听音乐磁带、玩电脑游 戏以及在网上冲浪的时间计算在内的话,媒介显然成了儿童的业余生活中的主要内容。那些 为儿童的健康着想的成年人,常常对这一现象表示忧虑。他们声称,媒介对于儿童的心理、 生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在他们看来,“过多”的接触媒介,将会导致儿童的暴力和犯罪行 为、滥交、学习成绩不良、肥胖、性情冷淡和愤世嫉俗,以及其它的一系列反社会行为。甚 至有些时候,这种忧虑上升到了“道德惶恐”的层面,在这种情况下,媒介就成为导致道德 水准丧失、文明行为终止的罪魁祸首。1 在很大程度上,儿童社会学家忽略了媒介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尽管,如果不考虑媒介, 我们是无法解读当今的儿童的。确实,今天的儿童可谓是生活在“媒介童年”之中——在很 大程度上,电子媒介定义并决定着儿童的经验,以及童年本身的确切意义。除此之外,儿童 还常常被鼓吹为“积极的消费者”——在与媒介打交道时,他们一般是自信、理智并且具有 辨别能力的。当然,工业化国家特别关注这些问题,而在“媒介饱和”社会中的儿童的成长 经历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对于这些议题的探讨,在工业化国家中是十分普遍的。并且,儿童在这种“媒介饱和” 的社会状态下的成长经历,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在本文的开始,我将回顾在公共讨论中有关这个问题的一些典型观点——它们或是过于 强调媒介对儿童生活的负面影响,或是(这种情况更少一些)过于强调正面的影响。我认为, 我们应该把媒介的作用看作是一种能动的、多方面的过程——一个由生产、文本和受众相互 作用的过程。关于这三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本文的核心;并且,在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 过一个特定案例的研究,我探讨了它们相互联系的一些方式。 2 .童年与媒介 在关于儿童和媒介的关系的探讨中,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这两种观点,无论是在一 1 般的讨论还是在学术讨论中,都极具影响力。一种观点认为,童年正在逐渐消逝,而这主要 归咎于媒介;另一种观点认为,媒介正成为儿童解放的动力,它们正在培养“电子化”的一 代,这一代人比他们的父辈更开放、更民主和更有社会意识。这两种观点是截然对立的,但 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两种观点都引入了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提出的对童 年本质的基本假设和相关问题。 2 .1 童年的逝去? 有关“媒介正在吞噬童年”这一观点,常常被人与美国批评家尼尔·波斯特曼(Neil 2 Postman)所著的《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联系在一起的,虽 然这一主题在其它著作中也曾反复出现3 。基本上,波斯特曼认为电子媒介的发展导致了现 代文明的衰退。他认为,电视削弱了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并且使政治活动、文化生 活和道德体系退化到了仅仅是娱乐性表演的地步。波斯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 印刷媒介创造了“童年”这一概念,而新兴媒介(特别是电视)正在摧毁这一概念。在他看 来,这主要是与儿童接触信息的途径有关。一个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获得读写能力; 而与之相比,我们并不需要学习怎样看电视,或理解电视节目的内容。他还指出,电视是一 种“毫无保留的媒介”:通过看电视,儿童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