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理论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聚集集诱诱导导发发光光现现象象的的理理论论研研究究 吴群燕, 彭谦, 张天 and 帅志刚 Citation: 中国科学 : 化学 43, 1078 (2013 ); doi: 10.1360/032013-201 View online: http://engine.s i hina. om/doi/10.1360/032013-201 View Table of Contents:http://engine.s i hina. om/publisher/s p/journal/SSC/43/9 Published by the 《中国科学》杂志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二苯乙烯基蒽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体系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 : 化学 , ; 压致变色聚集诱导发光材料 中国科学 : 化学 43, 1090 (2013); 原始科研创新是发展中国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必由之路 科学通报 61, 285 (2016);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 科学通报 55, 1206 (2010); 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杂环分子体系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61, 304 (2016); 中国科学: 化学 2013 年 第43 卷 第9 期: 1078 ~ 1089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SCIENCE CHINA PRESS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专栏 专题论述 聚集诱导发光专辑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理论研究 ① ②* ① ①②* 吴群燕 , 彭谦 , 张天 , 帅志刚 ①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 100084 ② 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 *通信作者, E-mail: qpeng@; zgshuai@ 收稿日期: 2013-06-05; 接受日期: 2013-06-18; 网络版发表日期: 2013-08-16 doi: 10.1360/032013-201 摘要 本文系统介绍了本课题组发展的分子辐射跃迁和无辐射跃迁速率常数的热振 关键词 动关联函数理论方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聚集诱导发光领域的典型应用. 基于第一性原理 热振动关联函数 聚集诱导发光 计算, 定量考察了位阻、温度、聚集等因素对分子体系发光性质的影响. 从微观角度给 辐射衰减速率常数 出了分子聚集诱导发光机理: 分子激发态的无辐射能量衰减通道主要是对应于低频模式 无辐射衰减速率常数 的芳香环扭转和高频模式的碳碳伸缩振动. 当位阻增加、温度降低或者分子聚集时, 芳 荧光量子产率 香环的转动受限, 无辐射能量衰减通道被抑制, 导致无辐射跃迁速率常数降低, 而其对 辐射跃迁速率常数影响不大, 从而提高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 荧光增强. 1 引言 1,2,3,4,5-pentapheylsilole)及其衍生物在溶液中不发 光或者发光很弱, 而在固态或聚集状态下发光增强. 高效发光材料在有机电子学、光电子学、材料科 这种与聚集猝灭反常的发光现象被称为聚集诱导发 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因此越来 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