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大考研唐律的制定过程等课题介绍.pdfVIP

2020年人大考研唐律的制定过程等课题介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人大考研唐律的制定过程等课题介绍 1. 《武德律》是唐代首部法典,武德律以隋 《开皇律》为蓝本,共十 二篇,五百条。唐高祖年号 2. 《贞观律》基本确定了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增设加役流,确定 了五刑、十恶、八议以及类推原则与制度。唐太宗年号 3. 《永徽律疏》唐高宗年号 可考性 又称 《唐律疏议》,高宗永徽二年 (公元651年),长孙无忌、李勣 等在 《贞观律》基础上修订。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 一些重要臣僚对 《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于永徽四年十月经 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计分12篇,共30卷,称为 《永徽律疏》。至元代后,人们以疏文皆以“议曰”二字始,故又称 为 《唐律疏议》。 《永徽律疏》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 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 律文的理论根据。 《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 最高水平。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永徽律疏》全面体现了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 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永徽律疏》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 成文法典。 (二)十恶 1.从 “重罪十条”到 “十恶”。 育明考研考博培训中心官网: 所谓 “十恶”是隋唐以后历代法律中规定的严重危害统治阶段根本利 益的常赦不原的十种最严重犯罪,渊源于北齐律的 “重罪十条”。隋 《开皇律》在 “重罪十条”的基础上加以损益,确定了十恶制度。 【注意】重罪十条北齐创, 《开皇律》中变十恶。 2.唐律中 “十恶”的具体内容: 分为侵犯皇权或特权,侵犯伦理纲 常两类 (1)谋反:谓谋危社稷,指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的行为; (2)谋大逆:指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行为; (3)谋叛:谓背国从伪,指背叛本朝、投奔敌国的行为; (4)恶逆:指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 (5)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为; (6)大不敬:指盗窃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伪造或盗窃皇帝 印玺、调配御药误违原方、御膳误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无人臣之 礼等损害皇帝尊严的行为; (7)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经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门户、 分异财产,对祖父母、父母供养有缺,为父母尊长服丧不如礼等不孝 行为; (8)不睦:指谋杀或卖五服 (缌麻)以内亲属,殴打或控告丈夫大 功以上尊长等行为; (9)不义:指杀本管上司、受业师及夫丧违礼的行为; (10)内乱:指奸小功以上亲属等乱伦行为。 唐律中 “十恶”制度所规定的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侵犯皇权 育明考研考博培训中心官网: 与特权的犯罪,一为违反伦理纲常的犯罪。而且,唐律规定凡犯十恶 者,不适用八议等规定,且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语所谓 “十恶不赦” 的渊源。 (三)六杀、六赃与保辜 1.六赃。 六赃指 《唐律》规定的六种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 (1)“受财枉法”,指官吏收受财物导致枉法裁判的行为。 (2)“受财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财物,但未枉法裁判行为。 (3)“受所监临”,指官吏利用职权非法收受所辖范围内百姓或下属 财物的行为。 (4)“强盗”,指以暴力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5)“窃盗”,指以隐蔽的手段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6)“坐赃”,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 明清律典中有 “六赃图”的附配。 2.保辜。 指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 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 唐律规定: “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 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在限定的时间内受伤 者死去,伤人者承担杀人的刑责;限外死去或者限内以他故死亡者, 伤人者只承担伤人的刑事责任。 唐代确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伤人者的刑事责任,尽管不够科学,但 育明考研考博培训中心官网: 较之以往却是一个进步。 (四)五刑与刑罚原则 1.唐律中的五刑。 唐律承用隋 《开皇律》中所确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种刑 罚,作为基本的法定刑,其规格与 《开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由10到50,每等加10; (2)杖刑:由60到100,每等加10; (3)徒刑:由一年到三年,每等加半年; (4)流刑:由2000里到3000里,每等加500;另

文档评论(0)

Redamanc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