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罪量刑的通例 确立比附规则 确立属地原则 刑罚体系 五刑二十等。 五刑之外适用的刑罚还有凌迟、充军、迁徙、枷号、刺字。 廷杖 明代廷杖案例 由于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皇帝对于大臣施行体罚的“廷杖变得制度化。前代虽然也有皇帝杖责大臣的事例,但并不是经常的制度。明代自朱元璋开始,就建立起廷杖制度,明代几乎每一朝皇帝都曾对大臣施行廷杖。皇帝如果觉得有大臣冒犯自己,无须有具体罪名,就可以廷杖大臣。其一般程序是由皇帝发出“驾帖”,载明应责打大臣名单和责打数目,经刑部给事中签押登记,下令锦衣卫行刑。锦衣卫将驾帖上开列的大臣带到皇宫前,大臣还要跪下朝宫殿叩头“谢恩”后,再解衣趴下挨打,挨打完毕还要叩头谢恩。皇帝另派东厂太监到场监刑。廷杖往往打死大臣。如正德十四年(1519),明武宗打算化名南巡,群臣纷纷劝谏。明武宗大怒,下令廷杖劝谏南巡的1 46位大臣,结果打死11人。嘉靖三年 (1524),明世宗宣布尊崇自己的生父兴猷王为“皇考”,大臣纷纷上书反对[1],形成所谓“大礼议”风潮。明世宗为此下令廷杖134人,打死17人。还有不少廷杖事件实际是太监假借皇帝名义威吓大臣。比如天启四年(1624),很多大臣上书弹劾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即以皇帝名义下令廷杖工部侍郎万燥一百,太监们先到万燥家将他痛打一顿,然后再拖到朝门前,由锦衣卫行刑,万燥被打得遍体鳞伤,4天后不治身亡。[2] [1] 因明世宗是由藩王身份继承帝位的,大臣们以为按照儒教礼仪明世宗算是过继到明孝宗这一房,是明孝宗的嗣子,应尊崇明孝宗为“皇考;出继后本房亲等应降一级,应该尊崇自己生父为“皇伯考”。 [2]以上见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上《崇祯》以及《明史》卷245《万燥传》等。 犯罪与刑罚的主要特点 “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加重重罪的处罚、减轻轻罪的处罚。 大大加重了对于谋反大逆之类危害君主专制统治罪名的刑罚。 奸党罪:胡惟庸、蓝玉、郭桓 上言大臣德政罪 加重了对于官吏渎职罪的处罚。 加重了侵害官府财产罪名的处罚。 加重了对于侵害统治秩序的犯罪的处罚。 将一些触犯礼教的罪名改为轻罪。 朱祁钰和王振 明熹宗 魏忠贤和客氏 第一节 明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刑乱国用重典 法贵简、严 明刑弼教 明太祖与他的主要谋士刘基 郭桓案 此案发生在明初洪武年间,是明初四大案之一。郭桓是户部侍郎,在任期间,利用职权与地方官勾结,贪污浙西秋粮等。洪武十八年(1385)郭桓贪污案发,朱元璋亲自参与审判。经查实,此案的赃款折合精迷共达二千四百万石,属情节严重的大案。结果郭桓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数百人均被处死,追回赃款七百万石。连坐入狱者达数万人。 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来自社会下层,参加过农民起义,他深知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是激起农民反抗斗争的重要原因。所以他即位后,从维护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惩贪官污吏。 空印案 此案发生在明初洪武年间,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供给等事,因路途遥远,往往带着事先开好的空印文书(即加盖印章的空白公文),以备急用。此事习以为常。但是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大怒,怀疑其中有弊,责令严查空印案。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及地方官员(正职)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副职)处以杖一百,戍边。受牵连者达万人以上。 分析 在《大明律》中规定:对于受财枉法的“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两等处刑。像明朝这样用严刑惩治贪官污吏,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胡惟庸案 明初四大案之一,又称“胡狱”。发生在洪武年间。胡惟庸,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等官。洪武三年(1370)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六至十三年间任丞相。其间权倾朝野,专权结党。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判处胡惟庸等人死罪;十九年与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罪追杀其余党,连坐被诛者达三万余人。朱元璋还乘机废除中书省制度,罢除丞相官职,直接统领六部。 分析 明朝统治者鉴于唐、宋两朝臣下结党、削弱皇权、分散统治力量的教训,在采取废除丞相制度,不准后宫与宦官干预朝政等一系列措施以外,《大明律》中还专设“奸党”条。明朝统治者用杀戮的手段大肆铲除权臣宿将,虽然暂时解决了皇帝和权臣之间的矛盾,却由此滋长了宦官专权。因为孤处深宫的专制皇帝,只能依靠宦官作为耳目,从而为宦官擅权提供了方便。 蓝玉案 明初四大案之一,又称“蓝狱”。发生在洪武二十二年(1393)。蓝玉,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