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教师的同情心及其培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或人类同情品质提升的阶段区分 从动物的同情到人的同情; 从个体的同情到社会的同情; 从对亲人的同情到对陌生者的同情再到对敌人的同情(超越个体或族群之间的历史宿怨,开创友好相处的新格局); 从被动的基于观察的同情到主动的基于想象的同情一直到内心的基于信仰的同情,最终达到张载所说的“民吾同胞”的博大境界,从而为造就有同情心的世界公民服务。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 有同情心的老师和缺乏同情心的老师有何不同?有同情心的班级和没有同情心的班级有何不同? 2.在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中如何唤醒教师的同情心并提升他们的同情品质? 3.如何处理教育过程中的原则性要求与同情心泛滥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或冲突? . Could you understand me? 谢谢大家!敬请批评! 四年后,她收到了泰迪的另一封信。信里说虽然学业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仍想留在校园。 他会坚持到最后,并且不久之后就将以最高荣誉从大学毕业。 在信中, 他把汤普森称作自己最好、最喜欢的老师…… 四年后,泰迪又给老师一封信。 取得硕士学位后,他选择了继续深造。 她是他一生中最喜欢的老师。 ——他的签名:泰迪 医学博士 故事至此尚未结束。 春天,又有一封书信翩然而至…… 泰迪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最爱, 即将举行婚礼。 他告诉汤普森老师,他的父亲几年前也离世了,问她是否愿意以新郎母亲的身份出席婚礼。 ……汤普森老师答应了 婚礼那天,汤普森老师特地戴上了那条旧手链,还喷了香水, 泰迪记得:那是妈妈在和他度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里用过的那款香水。 他们互相拥抱时, 泰迪博士在老师耳边轻声说: “谢谢您对我的信任。 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 您让我明白自己可以有所作为。” 汤普森老师热泪盈眶,轻声回语: “泰迪你错了, 是你教会了我 …… 直到遇见你, 我才明白教师的真谛。” 4.什么是同情 在汉语中,“同情,①犹同心,同气。《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②对于别人的遭遇或行为在感情上发生共鸣。” (夏征农主编:《辞海》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22页。) 4.什么是同情 同情的词源 Sympathy由词根sym ( together)和pathy ( feeling)两部分组成,意为“与……有同感”。“它被认为,一方面是一种向他的本能及最初的行为根源,另一方面是经验的产物,反映了与他人的同境地、共命运”。[1] [1] James Mark Baldwin.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Vol.5, Cosmo Publications, 1986, P.652. 亚当·斯密论“同情” “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激情协调一致,在这中间存在着人类的全部情理和礼貌。”[1] [1]亚当·斯密著,《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25页。 4.什么是同情 同情与怜悯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并列或交替使用“同情”和“怜悯” 这两个词。当老师看到或了解到父母的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巨大心理打击时,会对他/她的处境和感受深表“同情”或“怜悯”。但是,同情用于表示旁观者对他人任何一种感情状态的同感,并不限于怜悯这一类特殊感情。再者,即使从对他人不幸表示同感的角度上来看,同情与怜悯也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同情只是引起怜悯这一情感的动因,而不是其本身。没有同情,就没有怜悯,没有爱。 4.什么是同情 与“同情”相比,“怜悯”和“体恤”不是本源性的、原初性的,更像是一种由同情所引发的态度反应和行为选择,一种基于同情所产生的怜惜、悲悯和热心帮助。 4.什么是同情 “同情伴随情感但本身并不是一种情感,因此不能与怜悯(pity、 compassion)或仁慈(benevolence)相混淆。同情是情感的生气勃勃的起因,如果没有同情,情感仍然出于沉睡状态。因此,同情通过想象来复现他人的某种情感,并不特指某种具体情感” 。 ( 张钦:《休漠的同情原则探析》,《伦理学研究》,2004年7月(第4期),第97页。) 4.什么是同情 同情与移情(empathy) “移情”在英文中是“empathy”,由字根“em”和“pathy” ( feeling)组成,“em”是字根“en”的变形,意为“使……进入某种状态,使成为……”,与“pathy”相结合组成empathy意为“移情,神入”,是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