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
一、建筑的构成要素
1、建筑的基本要素
(1)?建筑功能:满足人们生活、居住、活动的要求,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在构成的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2)?建筑技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施工、设备等内容
(3)?建筑形象:建筑物内外观感的具体体现,包括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体型与立面的处理,材料、装饰、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2、建筑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筑功能——建筑目的,首要地位
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基础,实现功能的手段
建筑形象——建筑的结果
3、我国建筑方针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4、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 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5、民用建筑的分类:
(1)按使用功能分: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等
公共建筑——办公楼、体育馆、医院等
(2)按规模大小分类
大量性建筑:规模不大,但数量多,分布面广建筑
大型性建筑: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
(3)按层数分
工业建筑则分单层、多层和混合层次这三种。
(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四级)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根据房屋主要构件(如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①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具体判定条件如下:
◆失去支持能力—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或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
—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垮塌/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
◆完整性被破坏—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中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陷,形成穿透裂缝或孔洞,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面可燃物燃烧起火。 ◆丧失隔火作用—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到220度或背火面平均温度达到140度时,构件失去隔火作用。
②构件的燃烧性能 ?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 ◆非燃烧体:即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 ◆燃烧体:即用可燃或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材等。
◆难燃烧体:即用难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沥青混凝土构件、板条抹灰墙、夹板墙等。
(5)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
设计使用年限
示例
1
5
临时性建筑
2
25
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3
50
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和特别重要建筑
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 J2-86)
1.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建筑设备等) 尺度协调中的基准(增值单位)。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以M表示,即1M=100mm;
(2) 导出模数:
分模数(共3个): 1/2M (50mm);1/5M (20mm);1/10M (10mm)
扩大模数(共6个): 3M; 6M; 12M; 15M ; 30M; 60M
300mm;600mm; 1200mm; 1500mm; 3000mm;6000mm
2.模数数列是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1M~20M。(2)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1M~36M。(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3M为3M~75M;6M为6M~
96M;12M为12M~120M;15M为15M~120M;30M为30M~360M;
60M为60M~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M/10为M/10~2M;M/5为M/5~4M; M/2为M/2~10M。
一、平面设计的内容
建筑平面:使用部分:主要使用房间
辅助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
垂直交通
二、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一)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影响因素:使用功能(*)、结构类型、设备管线、建筑造型(美观的建筑形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