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期” 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4年级。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的研究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点在何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效果。在着重抓思维的智力品质的教学影响下,儿童在3年级就可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在教学不甚得法的情况下,5年级才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 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个结构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一方面,思维的目的性增强;表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等);思维的监控能力日益增强; 另一方面,小学儿童的思维虽然主要属于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它具备了一切逻辑思维形式,包括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 例如,关于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研究发现,7-8岁儿童能够理解左右关系的转化性,8-10岁儿童已理解左右关系的依赖性,10-11岁基本能理解左右关系概念的辨证属性。这说明,7-8岁,儿童的辨证思维已开始萌芽,10-11岁已经能够进行初步的辨证思维。 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例如,有些儿童可能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较低。 又如:张庆林等人发现一年级会用高级策略解决简单问题,而困难问题就又退回到不成功的策略。 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等 1、概括能力的发展(以数学概括能力为例) 小学儿童数学概括能力分为五个等级: ①直观概括水平(依靠实物) ②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依靠表象) ③形象抽象的运算水平(小数分数、空间表象) ④初步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列方程解应用题) ⑤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极少数儿童能达到) 二 总的说来,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是逐渐从对事物外部的感性特点,越来越多地转为对本质属性的概括。 具体地说,儿童的概括水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直观形象水平——低年级儿童 形象抽象水平 ——中年级儿童 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高年级儿童 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二 小学儿童的概念逐步深刻化 丁祖荫的实验(P278) 小学儿童概念逐步丰富化 朱智贤等的研究(P279) 小学儿童概念逐步系统化 林崇德的研究(P281) 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三 推理的发展 推理 直 接 推 理 间 接 推 理 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断推演出另一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直接推理 小明身高160CM, 小红身高150CM 小明比小红高 小红比小明矮 小红不如小明高 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第一格 M-P 一切木制物品都会漂浮 S-M 这些物品是木制的; S-P 所以,这些物品都会漂浮 P-M 一切木制物品都会漂浮; S-M 这些物品不会漂浮; S-P 所以,这些物品不是木制的 M-P 小罐会漂浮; M-S 小罐是铁制的; S-P 所以,某些铁制的东西会漂浮 第二格 第三格 低年级儿童基本上能进行第一格形式的三段论推理,而对其他形式的推理则尚有困难,中年级儿童基本上能进行第一、二格形式的三段论推理,正是处于过渡阶段;而到高年级则基本上能够进行任何格式的直言三段论推理 详见P284林崇德的研究 敏捷性——运算速度在不断提高 灵活性——“一题多解”的解题数量在增加 深刻性——三、四年级是在运算中思维深刻 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独创性——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四 观点总结 小学儿童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是稳步发展的,在小学阶段中,没有出现“突变”或“转折点”。 思维的敏捷性往往易变化,不稳定,思维敏捷性的发展上,其年龄特征更易表现出可变性。思维的灵活性则相对较稳定,在发展中其表现形式也比敏捷性丰富。 小学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在发展中既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又有一个三、四年级的转折或关键期。 小学儿童思维的独创性,比其它思维品质的发展要晚、要复杂。 第三节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3 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社会性认知发展 2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 A 自我评价 B 我是谁?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提高 从笼统评价到优缺点的多方面评价 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 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发展 稳定性增强 自我评价P290 B 什么是观点采择——弗拉威尔(Flavell) 也称角色采择,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它是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