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植酸酶玉米大田种植对根际土壤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_郑加为陈法军刘满强赵宗潮范珍珍.pdfVIP

转植酸酶玉米大田种植对根际土壤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_郑加为陈法军刘满强赵宗潮范珍珍.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出版社 DOI: 10. 11766/trxb201401240049 转植酸酶玉米大田种植对根际土壤磷含量及 组成的影响* 1 2 1† 2 1 郑加为 陈法军 刘满强 赵宗潮 范珍珍 1 1 周诗竹 胡 锋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南京 210095 ) (2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京 210095) 摘 要 转基因作物种植推广中的生态风险是广泛关注的焦点。转植酸酶玉米可以提高动物对玉米籽粒的 磷素利用率,但是对土壤磷素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基于 2011 年开始的田间实验,通过 2012 年和 2013 年玉米生长季的动态采样,研究转植酸酶玉米种植对土壤磷含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转植 酸酶玉米对土壤磷的影响强烈依赖于采样时间和磷形态,2012 年玉米播种前和 2013 年抽穗期土壤水溶态磷 (H O-Pi )、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NaOH-Pi )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 )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2 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NaHCO -Po )在 2012 年播种前和 2013 年成熟期显著低于对照,而微生物生物量磷 3 (MBP )只在 2013 年成熟期有显著差异。种植转植酸酶玉米没有影响土壤全磷 (TP )、稀盐酸提取态无机磷 (Dil.HCl-Pi )、浓盐酸提取态无机磷(Conc.HCl-Pi )、浓盐酸提取态有机磷(Conc.HCl-Po )和残留态磷含量。 总之,连续3 年种植转植酸酶玉米仅在某些采样期对土壤高活性和中等活性磷产生影响。转植酸酶玉米种植对 土壤磷素影响的评价和影响机制研究需要结合植物和土壤,并在不同地点开展长期监测。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植酸酶;大田试验;磷分级;生态评估 中图分类号 S154 文献标识码 A 玉米作为动物的主要能量饲料来源,尽管有机磷含量高,但65% 以上以植酸的形式存在。 由于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内源植酸酶,造成有机磷利用率仅在0% ~ 40%[1],未利用的有机磷随粪 便直接排除体外,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同时植酸也是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动物对钙、铁、 [2] 锌等元素的吸收 。目前饲料中大多通过添加微生物发酵外源植酸酶以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但微生物发酵提取植酸酶生产成本较高。Chen 等将黑曲霉产生的植酸酶基因导入玉米胚乳,得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3ZX08012-005, 2014ZX08012-005)、南京农业大学SRT 项目 (201313 )及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资助 † 通讯作者,E-mail: liumq@ 作者简介:郑加为(1988- ),男,安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E-mail: ahhqzjw2008@163.com 收稿日期:2014 - 01 - 24 ;收到修改稿日期:2014 - 04 - 08 1 云投稿 [3] 到含有产生黑曲霉植酸酶的玉米籽粒,研制出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提高了猪和鸡等单胃动物 [4-6] [7] 对磷的利用率,减少了粪便中磷的含量 ,从而减轻了环境中的磷污染 。 [8] 经中国农业部综合评价,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在20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