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订正因子法校准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的试验.pdf

平均订正因子法校准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的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11卷 第3瑚 气 象 科 学 Y01.1IN0.3 l991年9月 gCIENTIA METEOROLOCGIA SINICA Sept..1991 平均订正因子法校准天气雷达测 定区域降水量的试验 。 傅穗胜 戴铁丕 (南京气毒学院) 摄 鼻 本文在平均校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准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的另一种方 法~~平 均 订正因子法.并用该方法校准雷迭担I定 了四次局地雷暴雨无气的区域降水量。经与同时次雨量计 网涮得的雨量相比较 ,其相对误差由未校准时的5O%~165%下降到30%~44%.比乎均校准法 减小了2%~I5 。这表明,用平均订正因子法校准无气雷迭测定降水是有效的,对于上述类型 降水,其校准精度高于平均技准法. 问题的提 出 在雷达定量测量降水工作中,人们一般使用平均标准法校准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 。 其原理是。在测量区域设置N个标准雨量计,然后用备雨量计的标准系数之和除以雨量计的 一 一 1 N 个数 ,得到校准 因子F (F 善G·/R”G、R分别为雨量计和雷达测量值),再将观 ‘ 测区域上各点的雷达测值乘以F,即获得相应时刻校准后的雷达降水分布 [I][2]。这种雨量 计一雷达联台探测方案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精度,一般不会出现未校 准时某些情况下出现的数倍于雨量计值的误差。但是,有时误差还是比较大,如在我们所分 析的个例 中,最大相对误差达到59 (表 2)。 关于造成天气雷达测量降水误差的原 因,Za~adzki曾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并归纳 为 三大类t随机误差、系坑误 差和距离误差£3]。笔者考察了分析个例 中雨量计测值与相应 时刻 相应格点上来经订正的雷达测值的相关情况,看到了两者相关性不好这一现象 (表 4), 同 对注意到本文所讨论的降水过程为局地雷暴雨或局地强雷暴雨 (如 5月12日10分钟最大降水 达31毫米 ),认为除了文献[3]所述误差源外,由于较大水平风场的作用,使雨满下落 轨迹 出现较大 “飘移一 ,从而导致地面雨量计和雷达所测量的降水不时出现假的 “配偶”,即雨 19蛐年 2月韶 日收窝,l99o年lO月l5日收到謦致冀 。 } 。七五 置柬重点班美课题, 长江中上游灾害性天气丑报监铡最统研究 ,75--O9~02—28一o3 维普资讯 3期 傅德胜等-平均订正因子法校准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的试验 293 量计测得的降水不是其垂直上空云体所为,而是其上风方某一距离上的云体的降水 (如直径 =1.8~2.Omm的雨滴,其降落束速度 6m/s,若雷暴云底高3000m,降水区水平 风速 为 8~9∞ /s,则雨滴到达地面肘将产生4OOO~50O0m水平方 向的 “飘 移 ,如 雨 漓 直 径 2mm, “飘移 还要大些 )。这种状况影响了平均校准法校准精度的进一步提高 。针对这 一 情况,本文提出了平均订正 因子法校准之思路 。 二、订正原理 平均订正因子法校准雷达测量降水,同样要求在测量区域 上配备N个校准雨量计 。这时 对于座标为 (i,j)的雨量计来说,其订正系数等于该雨量计的值分别除以以 (i,j)为 中 心相邻 9个格点上雷达所测降水之商的和再除以9。用数学式表示则为 m(I,f)|=i1(GI,】/R.-l,1.-+GI,l/R.-1,,+G,,j/R._l,{+1 +GI,J/R ,‘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