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结构和选择性吸附功能 从中药提取液中分离精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bsorption resin 由聚合单体和交联剂、致孔剂、分散剂等经聚合反应制备而成 干燥状态下其内部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孔径较大,在10~1000nm之间 与凝胶树脂的孔结构不同,属于物理永久性孔,不象凝胶树脂的空隙(孔径一般都小于5nm,称为化学孔)只有在加水膨胀之后才出现 比表面积较大、交换速度较快、机械强度高、抗污染能力强、热稳定好,在水和非水溶液中都能使用 工艺关键2 鞣质的除去 鞣质Tannin 多元酚的衍生物 存在于植物的茎、叶、根、皮及果实中 水溶性、醇溶性、还原性 酸、酶、强氧化剂和加热时可生成水不溶性物质 注射剂中的鞣质 澄明度 注射后肌肉组织硬块、刺激疼痛 除去鞣质的方法 明胶沉淀 鞣质+明胶——沉淀(pH4-5时反应最完全) 2-5%明胶溶液 75%乙醇除掉过量明胶 醇溶液调节pH(碱性醇沉法) 鞣质+碱—盐—高浓度乙醇中沉淀 80%以上+pH8.0 聚酰胺吸附 酰胺键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作用 其他方法 酸性水溶液沉淀、铅盐沉淀等 注射容器的处理 安瓿(Ampule)切割圆口 洗涤 灌水煎煮—稀酸 干燥灭菌 干燥120-140℃ / 2h 灭菌150-170℃ / 2h 配液、滤过与灌封 配液 稀配法 直接配成所需浓度 适合于质量较好的原料 浓配法 可除去部分在高浓度溶液中不溶解的杂质 适合于溶解后澄明度较差的原料 滤过 初滤 精滤 灌封 灭菌与检漏 湿热灭菌 1-5ml 100℃ /30min 10-20ml 100℃ /45min 检漏 抽气使真空度达到85.12-90.44kPa 有色溶液:0.05%曙红或酸性大红 录像 水针生产 输液生产 10.6 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鱼腥草注射剂事件 2006.6.1 SFDA《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告》(国食药监安[2006]218号) 鱼腥草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注射用新鱼腥草素钠 暂停使用、同时暂停受理和审批相关各类注册申请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国食药监办[2006]461号关于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有关处理决定的通知 给药途径为肌内注射的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注射剂,生产企业在完成以下工作后可以申请恢复本企业品种的使用 按国家局统一组织修订的说明书样稿,规范完善说明书中安全性及其他相关内容 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处理的规章制度。 原料药材应当是鲜鱼腥草,应固定产地,并严格按照国家局批准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 研究改进新鱼腥草素钠含量测定方法,提高质量控制标准,并进行稳定性研究 国食药监办[2006]461号关于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有关处理决定的通知 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的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注射剂,还须针对临床使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国家局将根据再评价结论,依法做出处理决定 国家局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受理企业恢复使用的申请,组织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对生产情况和条件进行现场核查。符合恢复使用相关要求的,国家局将及时予以公布 已上市品种由药品生产企业收回。通过国家局批准恢复使用的品种,在有效期内的,经检验合格,更换说明书和包装标签(不得更改生产批号)后,可以销售使用 注射用水的制备 综合法 电渗析 离子交换 多效蒸馏水器 注射用水的保存 80℃以上保温 65℃以上保温循环 4℃以下贮存 可灭菌注射剂使用的注射用水在80℃以上保温下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 录像 药用纯水制备/离子交换柱 注射用水制备 注射用油 水不溶性药物 要求缓慢释放而呈长效作用者 麻油、茶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注射用油 质量要求 对人体无害、能被肌体吸收代谢 无异味、无酸败 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 10℃ 时应保持澄明 皂化值:185-200 碘值:79-128 酸值:不大于0.56 注射用油质量指标 皂化值 Saponification Value 碘值 Iodinc Value 酸值 Acid Value 皂化1g油中含有的游离酸/酯所需KOH的量 mg 100g充分碘化时所需的碘量 g 中和1g油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量mg 游离的和结合成酯的脂肪酸总量 油中脂肪酸不饱和键的多少 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多少 反映油中脂肪酸的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