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劳动》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幸福在哪里》 作者简介:埃林·彼林(Elin Pelin,1877~1949),保加利亚作家。生于富裕农民家庭。从小受到进步文艺的影响。中学时加入“瓦西尔·列夫斯基”文艺小组,并且开始发表作品。后辍学在故乡当教师。他主要写童话、寓言和短篇小说。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最有代表性并且成就最高的就是写于1933年的《比比扬奇遇记》,它被称为东欧儿童文学的一块宝璧。 字词: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心满意足、领悟、牲畜(注意畜为多音字)、清澈、腐烂、痕迹、徒劳、耕耘、浑浊。 课文理解: 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 《幸福在哪里》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森林里清理喷泉,砌上小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最终通过理解智慧女儿的话语明白幸福在哪里。 三个孩子在各奔前程的十年间分别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第一个——医生;第二个——尝试过各种工作;第三个:耕田种地)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这三个青年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从三人重遇后的对话可看出) “领悟”的理解。智慧的女儿为什么说他们领悟到了幸福的真谛? 领悟:即体会和感受,本文指三个牧童感受到了幸福的真谛。 三个牧童各从事了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体会到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主题:(找主旨句——倒数第三段最后一句)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我们要努力寻找真正的幸福,懂得幸福的真谛。 问学生“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古诗二首》 一《秋浦歌》 作者简介: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代表作《将进酒》《静夜思》《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等。 古诗解释:炉火照红了天地,红星在紫烟中飞溅。月光下,炉火映红了工人们的脸膛。他们正在边干边唱,嘹亮的劳动歌声使寒夜秋浦的河水也激起了波澜。 古诗赏析: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通过侧面描写,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 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 作者的心情如何? ( 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感到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和赞叹。)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郝”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你是怎么体会到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看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蜂》 作者简介:罗隐(833—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著名的道家诗人,著有《谗书》、《太平两同书》等。 古诗解释: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古诗赏析: 主题: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艺术特点: 这可算是一篇寓言诗。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他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可是劳动成果到头来却都被统洁者掠夺去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结句用反问式,说明辛勤酿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劳动却劳而不获,这就暗示剥削者的不劳而获,使诗的寓意深刻、有力。 《劳动的开端》 一.作者简介:吴运铎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 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 字词:油煎 饥

文档评论(0)

qianx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