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个体与人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传统、个体与人性   摘要:莫言小说《蛙》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高密东北乡为背景,成功塑造了姑姑(万心)这样一位妇科医生,小说的文体结构一改以往,融合书信与戏剧,展示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构想。小说在集体与个体两个层面展开叙述,以个体为主,同时把集体意志深入到个体人物之中,不仅反映出时代印记,围绕着“生娃”这一主题,跟随集体意志的变化,矛盾冲突随之展开,作品消解了高尚、光荣,最终进入了灵魂的深层次思考——忏悔与救赎。   关键词:传统集体意志个体生存灵魂救赎   莫言对现代文明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要归结于他的成长环境,山东高密,这个在中国居于文明核心的地方,不仅沿袭了古老的文明,更是始终保持着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习惯与风俗。莫言深深扎根于故土,就像一个农夫牵着牛耕地一样,那片他深爱的故土被他一遍一遍地翻耕、施肥、浇水,结出了那么津津有味的果实。   一、传统的表征   小说从一开始便以“起名”说起,在古老的中国,名字的起源是如此长久与独特,更是有着“贱名者长生”这一传统。文章便以此展开,讲到以人体某一器官为名(如王脚、袁脸)更是稀奇古怪,却又合乎情理。照此来看,这些名字要比屎蛋儿、瓦片儿要好听得多。其实,作者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匠心独运,以身体器官为名,本来就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尊重。沿袭着古老的农耕社会,“吃”的问题一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农民,直到现代,这一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吃不足而饥,这是常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一方面战争刚刚结束,加上自然与人为原因,吃的问题就更加凸显了,这才有了文中“吃煤”的情景。如果对比历史,便是如此的巧合,每隔一段时间便有饥荒,“吃”便成了中国底层百姓最主要的问题。于是,中国人固有的见面打招呼方式“你吃了吗”便应运而生。当人填不饱肚子的时候,只要能充饥,任何东西,能通过口进入食道的,那便是“食物”。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繁衍生息便是一件大事,从生殖崇拜这一现象说明,人类对传承这一大事有着强烈的渴望与向往。“蛙”、“娃”、“女娲”等等,在中国,香火的重要不亚于“吃”的问题,于是文中的“生”之大计是每个家庭所必须攻克的问题。即便是与集体意志或者国家政策所背离,那存在于人们骨子里的传统还是不容易被打败,“不能断了香火”、“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品中,建国初期,由于国家缺人,需要众多劳动力,国家号召每个家庭多生,这正符合普通百姓的心理,一场声势浩大的造人运动便开展起来,高密东北乡只是中国众多乡村的一个缩影。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与供给问题所产生的诸多矛盾,不得不让“多生”的号召停止下来,新的政策“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由此形成,计划生育——这个人口政策恐怕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人类的繁衍生息第一次有国家出面干预,可想而知,因袭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普通百姓能够轻而易举地接受吗?   二、集体意志与个体生存之间的冲突   作品中,“我”的姑姑是一个优秀的妇科医生,她出生于医生世家,父亲曾经追随白求恩大夫,并且救过一位革命首长的命,在抗日年代,由于姑姑曾经在敌人据点里与敌人周旋过,在建国后显然成为了红色革命家庭的后代,“根1红苗正”,姑姑成为村子里许多人崇拜的偶像。无形当中,这些赋予了姑姑更多的使命。姑姑的行为方式大胆、心思缜密,这些优秀的品格很快让她成为高密东北乡最优秀的妇科医生,一次次高难度的接生让她成为名符其实的“送子观音”、“活菩萨”。在这段时间里,集体意志与个体生存在她身上完美地融合,也让她进入到人生的辉煌与顶峰。她是红色家庭的后代,在她身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妇科医生,她的话语权力要比普通百姓多很多。   姑姑与“准”姑夫的结合在当地传为美谈,两个人的结合可谓天作之合。但是以此叙述下去,矛盾的叠加与冲突便少了许多,王小倜的叛逃让姑姑从山峰跌落到了谷底,“我”拿着传单找到了姑姑,在姑姑与黄秋雅争论的时候,“我”使姑姑陷入了绝境。姑姑割腕自杀,“我恨王小倜!我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1]此时,姑姑把集体意志所带来的荣誉看得比命都重要,个体生存与集体意志之间便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我们回顾历史,在那个年代,个体似乎并不存在,任何人都是集体的一部分,离开集体意志的个体生存是不复存在的。“准”姑夫的叛逃让他从集体回到了个体,却让姑姑这个个体彻底消失了。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整个高密东北乡的“生”的现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姑姑成为计划生育政策最重要的鼓手与推手,那些期盼生儿子的家庭不得不与之周旋,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使用的“地道战”、“游击战”战术再次上演。作为妇科医生的姑姑,从原来的“送子观音”变成了“杀人恶魔”,王仁美的死、王胆的死与姑姑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悖论由此产生,国家不允许生,姑姑代表着集体意志,而百姓渴望儿子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