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缓冲材料的力学特性 §4-1 缓冲材料的类型 §4-2 流变学基础 §4-3 组合材料的力学特性 §4-4 缓冲特性与缓冲系数 §4-1 缓冲材料的类型 泡沫塑料 纸质缓冲 充气包装 其他形式 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EPE 泡沫塑料-EPS 泡沫塑料-PU;EPP 纸质缓冲 纸质缓冲-瓦楞 纸质缓冲-蜂窝纸板 纸质缓冲-纸浆模塑 纸质缓冲-牛皮纸填充,纸桶 充气包装 充气包装-充气设备 充气包装-充气流程         其他形式-希悦尔 其他形式-耐帆 §4-2 流变学基础 流变学是在胡克的弹性理论和牛顿的粘性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变形与流动的科学 缓冲材料是由弹性、塑性、粘性三要素所构成的物质,称为粘弹塑性物体 一、弹性 弹性: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去掉外力时,能恢复其原有的状态,称为弹性 弹性力:外力作用下,物体内部产生阻止变形,力图恢复原来状态的力(内部应力),而去掉外力时随状态的恢复,其内部应力也随之消失,这种内部应力称为弹性力 一、弹性 线性弹性 一、弹性 正切曲线弹性体 一、弹性 三次函数弹性体 一、弹性 双曲正切弹性体 双曲正切弹性体 曲线下的面积最大,缓冲能力最高 可用比其他缓冲材料少的体积取得相同的缓冲效果 对于瓦楞纸、泡沫塑料、蜂窝纸板等,在受负荷的初期,具有双曲正切弹性体的特征 一、弹性 不规则弹性体 一、弹性 双直线弹性体 一、弹性 二、塑性 物体在弹性限内对外力有弹性表现,但一旦超过该界限就会发生流动,以致造成永久变形或破坏,这种性质成为塑性 三、粘性 粘性:即阻尼,是指物体受力作用时,与速度有关的阻力 实际缓冲材料的阻尼是材料本身阻碍变形的一种阻力。由内部摩擦和内部结构形状所引起 粘性和弹性的组合,能发挥缓冲材料缓冲和隔振的有效作用 四、蠕变 蠕变:是保持一定静压状态下,变形随时间而进行的现象 蠕变与载荷大小直接相关 蠕变不仅与载荷、时间有关,还与温度有关 五、滞后 滞后:材料在加载卸载的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4-3 组合材料的力学特性 把特性不同的两种材料组合装配,可以获得区别于二种原始材料的新的弹性系统,以适应缓冲包装结构的不同需要,同时通过组合手段来改善材料性能,开拓材料的应用 §4-3 组合材料的力学特性 一、并联系统 §4-3 组合材料的力学特性 一、并联系统 静压缩变形相同,受力不同 σ=ασ1+βσ2 结论:两种材料并联组合,所获得的弹性系数高于原始弹性系数,承受冲击时两种材量同时受力,根据冲击力大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形以满足不同的冲击力要求 §4-3 组合材料的力学特性 二、串联组合 §4-3 组合材料的力学特性 二、串联组合 受到的压力相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形 ε=αε1+βε2 结论:两种材料串联组合,所获得的弹性系数介于原始弹性系数之间,再承受冲击时,两种材料同时发生变形,弹性大的先达到压缩极限,其余载荷由弹性小的材料承担,这种情况对形状特殊的内装物缓冲包装有重要意义 §4-4 缓冲特性与缓冲系数 一、缓冲系数的物理意义 二、缓冲系数的推导公式 三、缓冲系数的静态测试 四、缓冲系数的动态测试 五、动静态缓冲曲线的应用  一、缓冲系数的物理意义       缓冲过程的能量分析                                 表示缓冲材料变形至最大   Xm时所吸收的能量  一、缓冲系数的物理意义      作用在缓冲材料上的应力:      作用在缓冲材料上的应变:     单位体积缓冲材料吸收的冲击能量: 一、缓冲系数的物理意义 一、缓冲系数的物理意义 选择缓冲材料种类和结构尺寸时要求: 尽可能减小产品上受到的冲击力 尽可能多地吸收冲击能量 综合两种因素,用公式来表示缓冲系数:  一、缓冲系数的物理意义 一、缓冲系数的物理意义 缓冲系数的定义: 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缓冲材料所受 应力σ与单位体积缓冲材料吸收的 能量E之比 二、缓冲系数的推导公式 二、缓冲系数的推导公式 H—产品允许的最大跌落高度 Gm—产品最大冲击加速度(可用脆值代替) H,Gm 是涉及命题中不能更改的已知量,只有c是可以通过选择更换材料以变更的参数,它影响包装结构尺寸,也影响缓冲效果 二、缓冲系数的推导公式 缓冲系数c不是定量,而是变量,受密度、受力、变形、能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把这些量的关系制成曲线图,进行缓冲包装设计时,就是从这些曲线中选择最适当的值 二、缓冲系数的推导公式 二、缓冲系数的推导公式 三、缓冲系数的静态测试 GB/T8168-1987    包装用缓冲材料静态压缩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  of static compression  for packaging cushioning materials 试验目的:     用于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