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谱分析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一、概述 1、荧光现象的研究历史 1575年,西班牙的内科医生和植物学家N.Monardes首次记录了荧光现象:当紫外光照射到某些物质的时候,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紫外光停止照射时,这种光线也随之很快地消失,这种光线成为荧光。 后来,人们经过的努力,总结了多种荧光现象,发展了荧光理论。 需要和荧光区分开来的几个概念 荧光:由光照激发所引起的发光称为光致发光; 原子或分子吸收光子而被激发,然后再释放光能,发射出光子(荧光)。原子荧光发射线光谱,分子荧光发射带光谱。 (荧光棒)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所引起的发光; 荧光屏发光:由阴极射线(高能电子束流)所引起的发光; 萤光:生物体的冷发光现象,是生物发光。 2.原子荧光光谱法概念 定义 通过测定气态基态原子在辐射能作用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从发光机理来看属于发射光谱分析,可是它又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原子化器),因此,可以认为它是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综合和发展。 1964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低含量元素的分析。 原子荧光与原子发射光谱的激发机理有何不同?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受热运动粒子非弹性碰撞而被激发,各能级激发态原子数遵守Boltzmann分布,辐射出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 原子吸收光子而被光致激发,吸收具有选择性,各能激发态原子数不遵守分布,再辐射的原子荧光光谱比较简单。 3.特点 优点: (1) 检出限低、灵敏度高 Cd:10-12 g ·cm-3; Zn:10-11 g ·cm-3;20种元素优于AAS (2) 谱线简单、干扰小 (3) 线性范围宽 (4) 易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 缺点: (1)存在荧光猝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 (2)可测量的元素不多,应用不广泛 (3)不适用于高含量元素分析 二、基本原理 2.原子荧光的产生类型 (2)非共振荧光 直 跃线荧光(Stokes荧光) 阶跃线荧光: anti-Stokes荧光: (3)敏化荧光 3.荧光猝灭与荧光量子效率 4.待测原子浓度与荧光的强度的关系 三、原子荧光光度计 多道原子荧光仪 2.主要部件 1.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使待测元素的原子激发而发射荧光。原子荧光分析对激发光源的主要要求是: (1)强度大 荧光强度与激发光源强度成正比关系,采用高强度的光源可提高测量灵敏度。 (2)稳定 保证分析的精密度高。光源发射线宽度对原子荧光不重要的。 为消除因待测元素热激发产生的发射光谱的影响,必须对光源进行调制。 2.原子化器 原子荧光分析对于火焰的要求与原子吸收分析有所不向。 为了获得低的检出限,原子荧光分析力求降低火焰发射和“闪烁”引起的噪声; 发射强度信号出现的波动称为噪声 为了获得较高的荧光效率,要求火焰气体的荧光猝灭效应小。 3.分光与检测系统 分光系统:光栅,作用是将待测元素的荧光分析线与其他谱线分开。 原子荧光光谱简单,谱线干扰少,因此对单色器分辨率要求不高。 原于荧光分析对检测系统的要求是灵敏度高,噪声小,以提高信噪比 仪器 本 章 小 结 * 一、概述 generalization 二、基本原理 basic theory 三、原子荧光光度计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E 1.原子荧光光谱的产生过程 过程: 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或低能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荧光; 特点: (1)属光致发光;二次发光; (2)激发光源停止后,荧光立即消失; (3)发射的荧光强度与照射的光强有关; (4)不同元素的荧光波长不同; (5)浓度很低时,强度与蒸气中该元素的密度成正比。 三种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 (1)共振荧光 共振荧光:气态原子吸收共振线被激发后,激发态原子再发射出与共振线波长相同的荧光;见图A、C; 热共振荧光:若原子受热激发处于亚稳态,再吸收光辐射进一步激发,然后再发射出相同波长的共振荧光;见图B、D; 由于相应于原子的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共振跃迁的几率一般比其它跃迁的几率大得多,所以共振跃迁产生的谱线是对分析最有用的共振荧光。 如锌原子:213.86nm 当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时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