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榆高速公路(二期)LJ3合同段项目部 云山隧道1#竖井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PAGE
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
榆社至和顺段(二期)LJ3合同段
云山隧道1#竖井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和榆高速公路(二期)LJ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3年3月20日
和榆高速公路(二期)LJ3合同段项目部 云山隧道1#竖井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目 录
TOC \o 1-3 \h \u 28226 1.工程概况 3
25110 1.1 地理概况 3
29056 1.2 1号竖井及其二次衬砌设计概况 3
12159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4
27133 1.3.1 地层 4
29060 1.3.2 井筒水文质条件 4
14493 1.4 工程技术要求 6
570 2 施工方案及设备选型 6
24794 2.1 施工总部署 6
2563 2.2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6
6424 2.3爬升模板的制作与组装 8
32538 2.4竖井二次衬砌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10
14981 2.4.1辅助系统 11
29975 2.5 工期安排和工期保证措施 21
17408 2.5.1 工期安排 21
4201 2.5.2工期保证措施 21
3378 2.6 防治水措施 22
2176 2.6.1 防汛 22
14984 2.6.2井筒防治水 22
3525 2.6.3 认真分析井筒检查孔和含水层组的抽水试验资料 22
6271 2.6.4 认真搞好含水层部分井壁施工质量 22
27057 2.6.5 环向及竖向排水管注意事项 22
26090 3 质量保证措施 23
5634 3.1 工程质量目标 23
31459 3.2 质量管理体系 23
626 3.3 自检自控体系 23
18462 3.4 质量保证体系 23
9540 3.5 质量标准 24
31171 3.6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5
5415 3.7 创优良工程的措施 28
8772 4 冬、雨季施工措施 28
7999 5 安全施工措施 30
13519 6 文明施工 34
PAGE
PAGE 3
K0+166.5~K0+220.4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地理概况
交通位置:云山隧道1号竖井位于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左权~和顺(省界)段,属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管辖。
气候:隧址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7.9℃,最冷月份在一月,平均气温为—5.4℃;年平均降水量为540mm,最大降水量为1069mm,最大冻土深度为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综合评价,隧址区场地稳定性较好。
1.2 1号竖井及其二次衬砌设计概况
井筒地面自然标高为+1501.5m,井底标高为+1281.103m,永久锁口高出地面5.5米,井筒总深度为220.4米,净直径8.2m
明洞段高5.5米,锁口圈宽2.6米,高1~0.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衬锁口,壁厚0.5米,高4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二衬锁口,壁厚0.5米,高5.5米,其中封口沿厚1米,高0.5米;锁口圈上部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底宽3.2
井筒壁座:在锁口圈以下每隔10米设一道壁座。凸出井筒掘进外壁1.2米,呈三角环形布置,高
Ⅴ级围岩段:模筑C30钢筋混凝土,55cm厚。
Ⅳ级围岩段:模筑C30钢筋混凝土,45cm厚。
Ⅲ级围岩段:模筑C30钢筋混凝土,35cm厚。
明洞段防排水设计:300g/m2无纺布,立体防水板(厚1mm) ,模筑混凝土(抗渗指标不低于S8)。
Ⅳ、Ⅴ级围岩段防排水设计:每10米1道Φ50环向排水管,Φ100竖向排水管,300g/m2无纺布,立体防水板(厚1mm),模筑混凝土(抗渗指标不低于S8
Ⅲ级围岩段防排水设计:每15米1道Φ50环向排水管,Φ100竖向排水管,300g/m2无纺布,立体防水板(厚1mm),模筑混凝土(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