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还有人认为,中国早前一些产品安全事件令世界关注,现在希望能通过在全球投放广告推广“中国制造”,以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形象。广告中出现的法国设计、硅谷技术等字样,说明中国目前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它继续把中国定义为世界工厂,因此令消费者认为,中国还只是产品的制造商。现在是从“中国制造”的地位上升为“中国创造”的时候了。 ——摘编自《参考消息》、新华网 (1)“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主题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说“现在是从‘中国制造’的地位上升为‘中国创造’的时候了”? (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的生产贸易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开放,中国制造即世界制造,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制造”对世界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贡献,中国获益,世界也获益。 (2)我国还处在世界产业链的较低位置,走自主创新之路,由“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这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导向,其必要性在于:第一,“中国创造”更有利于增强中国技术,提升我国“创新力”的竞争;第二,“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第三,“中国创造”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增强中国利益。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刻表现为“创新力”的竞争。只有通过创新才会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注:自主创新——当年国内热点) 2011——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金融危机发生后,某些西方国家的政要、媒体经常发表关于中国的言论,有“独秀”或“救世”之说、也有“责任”之论……林林总总,用词翻新。人们可看到一红一白“两张脸”: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动辄将一些不符实际的高帽加诸中国,仿佛中国真成了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唱白脸者却将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失衡等责任归到中国头上。无论是明“捧”实“压”,还是借“批”卸“责”,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鼓噪“中国责任论”。这既暴露出他们所谓“中国责任”的用心,也反映出其对“真实中国”的误解。 ——摘编自新华网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西方某些人士对中国的“捧”与“批”,谈谈什么是“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的“责任”是什么。(10分) 西方某些人士关于中国“责任”的种种言论,仍是冷战思维,其实质是推卸责任、掩盖矛盾、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处在社会主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面临世界上最大、最难解的课题;中国所走的是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真实的中国) 中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地把国内事情办好,就是对世界稳定和发展负责;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力所能及地参与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参与国际体系的建设、参与推进发展议程;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了世界,中国好了,世界得利;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即使强大了,也不会走西方“国强必霸”的老路。 (注:不会走西方“国强必霸”的老路。——当年国内热点) 2012——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在胡锦涛主席2011年访美前夕,从1月17日起,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这里明艳绽放——首部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在这段时长60秒的宣传片中,不仅有袁隆平、杨利伟、姚明等各领域杰出代表,还有“轮椅天使”金晶、“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辈子在献血”的郭明义等感动中国的普通百姓。他们都面带微笑,神色自信,于静默之间传递着中国的声音。历史翻回到1904年5月的一天,在一家银行的外墙,贴出了时报广场上的第一张广告。100多年来,这里广告的每一次变幻刷新,都展示着时代的表情。可是在这当中,鲜有中国人的面孔和身影。百年沧桑,终以微笑定格,来到“世界的十字路口”,中国人自信、平和、友好。 ——摘编自人民网(2011年1月20日) 材料2 作为《人物篇》的姐妹篇,一部时长17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自2011年2月3日起将陆续在亚洲、欧美等地的多家电视台播出。《角度篇》分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