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心泵的拆卸和组装;离心泵拆装要点;离心泵的结构;离心泵的简要概述;
1.1 离心泵的拆卸的安全要求
(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2)对检修过程作出风险评价,并填写好风险评价表。
(3)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4)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1.2 离心泵的拆卸的基本条件
熟悉结构、尤其是对复杂机泵或新型机泵,拆卸前必须察看图纸或说明书,了解各零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和旋转方向,避免盲目拆卸。
; 做好标记,避免调错 拆卸前必须对相邻零件或联接零件做好标记,避免回装时装反或质量不均衡引起振动(如轴上的多条键、联轴器等)。打记号时应在非工作面上打记号。
认真测量检修前数据、做好记录。如泵与电机的找正数据。
拆卸顺序合理 先拆机泵的附属件(辅助管线、循环冷却水系统、连轴器等),后拆主机,,先拆外部,后拆内部、先拆上部后拆下部。
拆卸前要选用合适工具,必要时要设计和制作专用工具,拆卸时不允许乱敲、乱打,要保护好所有的螺纹、配合面及轴的顶尖孔。
零件要摆放整齐,便于装配。
;;;;泵主轴的跳动检查:在主轴装入轴承箱内后应检查主轴和轴承箱法兰面的跳动。要求跳动1<0.05mm ; 2,3<0.05mm;;;;;;;;;;;;;;;离心泵的装配;;;;;;轴承的装配 ; ; ; ; ; ; ;
选用合适的装配方法,把轴承安装到位。如图 (d)
注意事项
1)止推轴承要字对字 装配。
2)不要忘记装甩油环。
;滚动轴承装配好以后,应加上防松垫片,然后用锁紧扳手将圆形螺母拧紧,并把防松垫片的外翅扳入圆形螺母的槽内,防止圆形螺母回松。如图(e);将装配好的轴组装入泵体内。
应先将叶轮背帽用手拧紧在轴头螺丝上,把联轴器端的轴头穿过泵体的前轴承孔,使滚动轴承的外环与轴承孔对正,并用手锤敲击叶轮背帽,迫使泵轴与滚动轴承一起进入泵体。然后,用垫片调整法调整轴承压盖凸台的高度,使之与滚动轴承外端面到泵体轴承孔端面的深度相同,这种方法,比较易于将轴安装到其正常工作位置。
;??轴承压盖盖在泵体的轴承孔上,并将压盖螺栓拧紧。
把甩油环分开。
装配好的轴组在泵体中应盘转灵活轻便,无卡涩。
;轴承安装注意事项
;轴承的润滑要求:
离心泵大部分采用滚动轴承,而滚动轴承各元件(滚动体、内外圈、保持架)接触面积小,单位面积压力往往很大,如果润滑不良,元件很容易胶合,或因摩擦升温过高,引起滚动体回火,使轴承失效,所以轴承时刻都要处于油膜的涂覆之中。
轴承润滑通常用油槽或油雾进行润滑,为了保证滚动体和滚道接触面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油质一定要合格,在油槽润滑中,轴承部分浸在油中,油浸润高度以没过轴承底的50%为宜。如果超过50%,过量的油涡流会使油温上升,油温升高会加速润滑油脂的氧化,使其变质从而降低润滑性能;如果低于50%,则油对轴承的冲洗作用降低,润滑效果不好。
;;; 联轴器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弹性圈与联轴器孔的直径间隙为0.6~1.2mm。;密封的装配;1; 机械密封装配
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压盖与密封腔间的垫片厚度为1~2mm。
密封压盖与静环密封圈接触部位的粗糙度为Ra3.2。
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表面不得有锈斑、裂纹等缺陷,粗糙度为Ra1.6。
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mm的径向间隙。
弹簧压缩后的工作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密封并圈弹簧的旋向应与泵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静环无偏斜。 ; 机械密封的安装注意事项
;*;*;*;*;常用填料密封;填料密封 ; 机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方法:
安装静试时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方法
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
泄漏量较小,——多为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
泄漏量较大——多为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 ;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
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
此外,泄漏通道也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有观察细致,熟悉结构,才能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性能测试方案.docx VIP
- 省泉州市泉港区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docx VIP
- 论“知假买假”法律适用.doc VIP
-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评估费用——工程咨询收费标准速查表.xls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2019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指引和选址选线技术手册.docx VIP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语文园地三-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