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词汇、语义和语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张太太长得太丑了。 乙:哎呀,今天晚上的红酒真是太好喝了。 除了合作原则以外,会话原则还包括: 1.礼貌原则。 2.应答协调一致原则。 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尽量让别人少吃亏多受益。 把我的行李带走! 我希望你把我的行李带走。 能把我的行李带走吗? 不知你是否方便把我的行李带走。 2.慷慨准则:尽量让自己少受益多吃亏。 我把车借给你。(礼貌) 你把车借给我。(不礼貌) 我一定要请你吃午饭。(礼貌) 你一定要请我吃午饭。(不礼貌) 3.赞誉准则:尽量多赞誉别人,少贬低别人。 表现得很好。 表现得可以。 表现得不错。 表现得一般。 表现得不好,没表情。 4.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 甲:哇,这么漂亮的衣服。 乙:谢谢。是我姨妈送给我的。 没给您买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礼物。 送个贵重的生日礼物给你,感谢你多年来的帮助。 5.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 老彭:张三和李四为人不错,工作也认真踏实。 老李:是啊,李四为人很不错。 小王:我买了些快餐,咱们随便吃一点。 小刘:快餐好,反正时间也很紧。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情感上的对立,增加双方的同情。 甲:我妈妈把脚摔骨折了。 乙:哟,真不幸。得小心啊,毕竟年纪大了。 甲:真倒霉,放在教室的书被人偷了。乙:活该,谁叫你不拿回来。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教授先生: 此君英语水平优秀,经常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 某某 甲:王五的艺术创作还真不错。 乙:我没有多少审美能力。我觉得。 母亲:有人把蛋糕上的巧克力吃了。 儿子:不是我。 讨论: 下列对话中,A是如何推断出B的“拒绝提议”义的。这个推断的过程包含了几个步骤? A:Let’s go to the movie tonight. B:I have to study for the exam. 第六节 几组与语义和语用相关的概念 6.1蕴涵和预设和推断 蕴涵 蕴涵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的推导却不成立。 A.李明买了猕猴桃。 B.李明买了水果。 A.李明感冒了。 B.李明病了。 A.李明批评了张三。 B.张三挨批评了。 具有蕴涵关系的两个句子a与b之间的语义真值关系是: 1.如果a为真,b一定为真。 2.如果b为假,a一定为假。 3.如果a为假,b可以为真也可以为假。 预设 关于预设有不同 的理解。可以这样解释: 预设是话语交际中的附带信息,它是双方共同认可的背景知识。 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都以另一个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个句子是该句的预设。如: 他哥哥昨天回来了/没回来 他有哥哥 具有预设关系的两个句子a与b之间的语义真值关系是: 1.如果a为真,b一定为真。 2.如果b为假,a一定为假。 3.如果a为假,b仍然为真。 “连”字句与预设: 连孩子都不叫苦。 连女孩子都不叫苦。 ?连男孩子都不叫苦。 ?连成年妇女都不叫苦。 ?连男子汉都不叫苦。 推断 预设是话语的附带信息,会话含义是话语的用意焦点,蕴涵是话语的推导信息,而推断则是话语的关联信息。例如: 昨天大多数女同学都参加了比赛。 从这个句子可以推出: a.昨天不是所有的女同学都参加了比赛。 B.昨天少数同学没有参加比赛。 推断的定义: A 、B两个句子代表两个断言,这两个断言是用不同的形式表述相同的事实,如果我们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可以从A中推导出B,那么B就是A的推断,反之亦然。 6.2 语气和情态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几乎所有的语言句子都可以区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 的语气。 也有人将感叹语气看成是陈述语气的一种。 语气范畴大多用特定的句型和虚词来表达。 情态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来体现。 火车开走了。 火车一定开走了。 火车可能开走了。 我认为火车开走了。 6.3话题和说明 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不再是孤立的语言单位,而是语篇的一个片段。因此,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在符合语法规则、语义规则的前提下,还必须符合语篇组织的需要,符合特定语境中最有效地交流信息的需要。这就涉及话题/说明和焦点/预设这两对概念。 话题是言谈的起点,一个句子中的句义信息所关涉的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而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则是“说明”。 话题体现说话者选择哪个句法成分作为向受话者传递信息的基点,并且与整篇话语的组织有关。如: 大象鼻子长。 大象的鼻子长。 鼻子,大象的最长。 话题的有定性: 客人来了。 来客人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