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击的综合征.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俯卧位 肩水平面外展 +肩胛后伸 呈 “T”形 7.俯卧位 肩前屈 +肩胛后伸 呈 “T”形俯卧位 第三阶段(继续第二阶段的练习,并增加以下新的训练) 过渡重返阶段  (16w-)  1. Bodyblade 震动桨 低于60° 2. Bodyblade 震动桨 高于60° 3.割草机 启动训练 4. 前臂俯卧撑 + 水平前伸 自由重量训练 自由重量训练 自由重量训练 Plyometric训练 超等长收缩的训练 Plyometric训练 重返训练 上述康复指导方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康复阶段的运动训练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康复的训练方法和目标应该根据患者本身、病理和康复要求来调整。任何训练方法都不能被看做是规程,而应该被看做是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方针。 Thank you! (四)徒手肌力评定     (五)其他评定量表   1、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 ,ASES)   2、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 系统被定为欧洲肩关节协会的评分系统 3、肩关节简明测试(simple shoulder test,SST)       4、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肩关节系统(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houlder Rating Score Sheet) 首次用于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的功能评价。其中疼痛30分,功能受限28分,压痛5分,撞击征32分,活动度5分。该系统给疼痛和撞击62%的权重,显示了对撞击损伤的特别关注。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 Ⅰ疼痛(最高分15分) 无疼痛15分;轻度痛10分;中度痛 5分;严重痛0分; ⅡADL(最高分20分) ⅰ.日常生活活动的水平: 全日工作4分;正常的娱乐和体育活动3分;不影响睡眠2分; ⅱ.手的位置: 上抬到腰部2分;上抬到剑突4分;上抬到颈部6分;上抬到头顶部8分;举过头顶部10分; Ⅲ.ROM: ⅰ.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分别按下列标准评分(每种活动最高分10分,4项最高40分): 前屈0~30度0分 31~60度2分61~90度4分91~120度6分121~150度8分151~180度10分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 外展0~30度0分31~60度2分61~90度4分91~120度6分121~150度8分151~180度10分 ⅱ.外旋:(最高分10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前2分;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后2分;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前2分;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后2分;手放在头顶再充分向上伸直上肢2 分; ⅲ.内旋:(最高分10分) 手背可达大腿外侧0分;手背可达臀部2分;手背可达腰骶部4分;手背可达腰部(L3水平)6分;手背可达T12椎体水平8 分;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T7水平)10分; Ⅳ.肌力:MMT 0级0分;Ⅰ级5分;Ⅱ级10分;Ⅲ级15分;Ⅳ级20分;Ⅴ级25分。 六、康复方案 1.康复治疗应分阶段进行;   2.针对活动范围受限的康复方案;   3.针对不正常的力学特征的康复方案;   4.改善活动范围的康复方案; (一)物理治疗 1.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 2.超生药物透入治疗 3.中频脉冲电疗法 4.磁振热    5.光疗法 (二)关节松动术(mobilization)   七、康复治疗方法 (三)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 (四) 软组织牵伸技术: (五)肌力训练技术 (六)康复体疗 (七)针灸治疗 (九)封闭疗法 (二)关节松动术(mobilization)   由治疗师徒手进行肩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运动达到患者感到疼痛或有终末感为止。治疗过程中应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本体反馈,还应当注意禁忌症,治疗中不应采用粗暴方法。 盂肱关节后滑动 盂肱关节向下滑动 后前滑动锁骨 锁骨肩峰向下滑动 (三)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 以组合运动为模式,并以螺旋对角线活动为特征。作用:加强肌力,诱发易化较弱肌群反复收缩,提高对运动的控制。   针对本病,重点对患者练习患侧上肢的:    保持——放松:等长收缩技术用于因肌肉紧张而导致活动范围受限,特别是因疼痛导致的活动受限或疼痛伴活动受限患者;因本病患者多伴有因疼痛导致的活动受限,故此法作为重点练习。   收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