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多彩贵州风》将贵州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作为创作源泉,集萃了苗族、彝族、仡佬族、侗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的优秀代表性节目,其中包括被誉为“苗族文化活动活化石”和“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以及被誉为“天籁之音”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它与《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并称为“西南三部曲”。 《多彩贵州风》将贵州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作为创作源泉,是集多个民族的优秀代表性节目,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呢? 1.文学艺术 (1)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特点:历史辉煌而________,内涵________而绚丽,风格鲜明而________。 (3)作用:反映人们的_________,展示人们的_________,展现中华民族的_________和美好追求。 2.科学技术 (1)地位:是一个民族_________的重要标志之一。 (2)特点: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________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________的生动体现。 1.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的成因 (1)我国幅员辽阔。 (2)各地_________千差万别,_________发展程度不同。 (3)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 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________、借鉴、吸收,既_________,又保持着___________。 提醒: 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地理的、历史的等原因,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从国内看,由于自然、经济等原因,中华文化也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不同文化都在相互交流、借鉴、吸收、融合。 1.中华各民族文化 (1)特性:既有_________的共性,又有各自的_________。 (2)地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______,都是中华民族的______。 (3)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_________、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_________。 (4)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________,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__________和强大的____________。 2.包容性 (1)内容: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_________。 ②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________其他民族文化的_________。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________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_________的认同和对__________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 熔铸在民族的________、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创造美好明天的_____________。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选:________ 答案: D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却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表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正是这种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3.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这种包容性,这种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的特征 B.特有的包容性 C.一脉相传的特点 D.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试选:________ 答案: B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各具特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16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课件.ppt
- 2015年华安御璟园营销推广方案调整85p.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12 测量分子的大小课件.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61 语不惊人死不休 选词和炼句课件.ppt
- 20160914议论文的写作指导.ppt
- 2015武汉名企青年春季姻缘会招商PPT最新招商.ppt
- 20160525善用激素 造福群众 彭浩.ppt
- 2015长沙市实验中学高二地理_西亚与北非(杨靖制作).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件.ppt
- 2016_2017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单元整合提升课件.ppt
- 2016_2017版高中地理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2节旅游规划课件.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千言万语总关“音”第1节字音档案_汉字的注音方法课件.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1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_认识汉语课件.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虞美人课件.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课件.ppt
- 2016_2017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节旅游环境保护课件.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文心雕龙第8课咬文嚼字课件.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3节淡妆浓抹总相宜_语言的色彩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