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网络中的新闻传播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98.12 1993.12 2000.4 纳斯达克 上市 门户网站中第一个推出博客频道 2005.9 前身“四通利方” 成立 “新浪网” 正式成立 2003.1 并购移动增值 服务商广州讯龙 收购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深圳网兴 2004.2 新浪微博推出 2008.2 新浪管理层MBO 2009.09 携手易居成立新浪乐居 2009.08 全球领先的中文在线媒体及增值服务提供商 新浪简介 向广大用户提供包括地区性门户网站、移动增值服务、搜索引擎及目录索引、兴趣分类与社区建设型频道、免费及收费邮箱、博客、影音流媒体、分类信息、收费服务、电子商务和企业电子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电视 报纸 博客 微博 多媒体的创新报道模式 文字+图片+视频+手机+电子杂志 多元化的信息来源 传统媒体资讯+网友UGC+新浪自制内容 中国网络新闻的领导者 新浪的介入,使博客在中国真正的进入了主流— 南方周末 文化、娱乐、经济等名人及意见领袖超过20000人 新浪博客.汇聚数万名人声音 数百位浏览量过千万博主,日均博文发布过55万 影视明星、知名歌手、娱乐评论人… 2007.7.18徐静蕾博客成为第一个点击量过亿中文博客 娱乐明星 热点人物 韩寒、ACOSTA、选秀明星、火炬手…..众多草根名人和热点人物博客 科比、杨威、董路…体育明星、体育评论人…更直接了解体育的故事 体育名人 易中天、余秋雨…众多文学名家,观点、随笔、解读,一场网络的百家讲坛 文学名家 商界英才 金融、地产、营销…和百姓分享市场观点、投资理念.. 06年3月潘石屹推出自已的新书--《潘石屹的博客》 中国最主流的博客平台 18-30岁用户占总用户近3/4,与整体手机网民主力人群相匹配,人群活跃度高 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手机新浪网用户近九成,与整体手机网民相比,新浪手机网所覆盖的用户质量更为优质 手机新浪网日均浏览量 超过9.5亿PV 日均UV2904万 最具价值的无线门户 无线增值服务领域的领导者 手机客户端 微博应用 运营商增值业务 掌中新浪 新浪财经 新浪视频 天气通 新浪读书 第一批接入短信业务 第一个切入移动增值业务 来自移动终端的微博发布内容占全部内容的50% 率先推出微语服务(语音微博) 推出基于位置服务及社区互动的LBS产品“微领地” SINA.COM WEIBO.COM 超级媒体 + 公信力 互动传播 + 社交网络 新浪网 + 微博 = 双核 新浪网的内容和影响力,新浪微博的巨大传播性和互动性,将形成巨大的整合效应 + ,portal模式和SNS模式的结合, 在web1.0 和web2.0 时代, 新浪均拥有最具价值的产品 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拥有1个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以及最具人气的互动社交网络,都是极其少见的 一、结构要素之一:传统媒体网站 二、结构要素之二:商业新闻网站 三、结构要素之三:网民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要素 中国最早的网络舆论事件的发生可以追溯到1998年,被称为“沈洪嘉事件”、1998年3月,原山东矿业学院的沈洪嘉先生致信《南方周末》,反映山东省邮电管理局和济南市电信局对他有关电话资费的咨询和质疑冷漠对待的事实,而且声明他准备向中国电信投诉。沈洪嘉的信在《南方周末》上刊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电信的大讨沦。后来由于有关部门干涉,报界不得不停止这场讨论。当时,因特网上围绕这一主题也展开了讨论。1998年三四月份,在上海索易网站上张贴的相关文章近700篇,邮件列表投送量高达16000次。中央电视合作为官方媒体,重点报道了沈洪嘉事件”;此后,许多颇有见地的文章重新见诸报端。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电信部门宣布调整电话资费,开始着手进行体制改革。 中国最早的网络舆论事件 他是第一个和中国电信“叫板”的人,10年间大声“叫板”电信垄断。固定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终于被取消,一年减轻社会负担200亿元。 我们看《强国论坛》一个帖子 第四节 专业新闻机构与网络“把关人” 一、“把关人”理论简介 1948年,政治学者哈罗德·拉斯维尔(Harlod Dwgiht Lasswell)提出5W模式(见图6.1),使人们明确地意识到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客观地存在着选择和把关这一问题。 1950年,怀特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 keeping)”模式(见图6.2)。 图6.1 5W传播模式 图6.2 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 二、网络中专业新闻机构是否还具有把关功能 三、网络中三个层面的“把关人” 1、政府把关 2、网站把关 3、网民自我把关 四、网络中的把关机制 (一)信息传播方面的把关 (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