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抵御自然灾害(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抵御自然灾害 地震 迄今为止人类仍然无法准确地作出地震预报。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大陆板块的边缘,这些板块之间会发生很多碰撞或分离现象,也许会交叉在一起。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一)震前——防震准备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二)震中——避震 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防洪准备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防洪准备 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人工呼吸方法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口对口或(鼻)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形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一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滑坡、泥石流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②抢救溺水人员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洪水中的救助 雷电的形成、预防 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目前世界各国专家都在研究消除雷击的新技术,以提高防雷效率。经过多年努力,发明了一些新型装置。例如,电离防雷装置,放射性同位索避雷针,高脉冲避雷针,激光防雷装置,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等,这些新型的防雷装置效能如何,还要靠实践来验证。 (1)室内预防雷击 (2)室外如何避免雷击 (3)怎样抢救被雷击伤的人 预防雷击的措施如下: (4) 避雷针 雷电的预防 (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1)怎样预防室内雷击? (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

文档评论(0)

55222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