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东北地区北部两次MCC活动云场和环境场特征分析.docVIP

盛夏东北地区北部两次MCC活动云场和环境场特征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夏东北地区北部两次MCC活动云场和环境场特征分析 文章编号:1002-252X(2006)02-0001-04 盛夏,亏.此沾匡此都弱次MGG 活劲云和环镌租分衍 崔立国,邱海龙 (黑河市气象局,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利用MICAPS2.0平台对东北北部连续2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云图演变和环境物 理量场特征分析,揭示了盛夏该地区MCC生成,发展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MCC发生在副高北 侧深厚的高能舌,对流不稳定的气层中,500hPa东移短波槽是MCC的触发系统;高,低空急流和 低层辐合场对MCC的生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东北北部;MCC;红外云图:环境场 中图分类号:P45B.3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ofthecharacteroftwoMCC,scloudandenvironmentfields inthenorthofnortheastregioninsummer. CHUILi— Gno,QIUHai_Long (MeteorologicalbureauofHEⅡm164300) Abstract:AccordingtoanalyzingthetwoMCCcloudimagesandphysicsfieldbyMICAP2.0.weknowthe conditionsofcreatinganddeveloping. Keyword:MCC;cloudimage;environmentfields 1弓 2005年7月15日和16日夜,东北地区北部连 续遭受强烈龙卷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袭击.内 蒙古扎兰屯市(15日17时),黑龙江五大连池市(15 日22-23时),甘南县(16日21时50分)和讷河市 (23时01分至23时05分),先后出现龙卷风;黑龙 江中北部连续两夜出现短时暴雨和大暴雨,其中,黑 龙江伊春测站16日凌晨0时30分到4时37分近 4h降雨量达l12mm(见图1). 2红外云图上MCC的表现 收稿日期:2005—06—18 第一作者简介:崔立国(1963-),男,黑龙江省逊克县人,北京气象学院,大专生,工程师. ? 1? 通过每30min一次的红外云图分析,可以清晰的 看到引发这两次连续夜间强天气过程的中尺度对流 复合体(MCC)活动的一些特征(见图2A,B). 2.1第1次MCC活动 A:2005年7月15日20时B:7月15日23时3O分 图2F,,2C红外云图 7月15日16时到16日09时. 风,小兴安岭出现短时特大暴雨. 发生两次龙卷0.65,最低TBB达一81.16.C(见图2B).16日0~1时,复 初生阶段历时较长:15日午后28.N.1l7.E弧状 云线与湿舌相交.促使雷暴云团深对流发展;到16 时.红外云图上.齐齐哈尔西侧出现椭圆形中尺度雷 暴单体.偏心率不到O.5,其TBBlt;一60.C冷云罩面积达 7xlO4km2最低TBB达一75.12.C.18—21时.伴随前沿 稳定层结的破坏.单体长轴方向有大量新雷暴群迅速 发展(见图2A).到22时,离散的雷暴群汇集成卷云 罩.面积有所扩大,最低TBB达一79.C.此间,弧状云 线与湿舌相交引发内蒙古扎兰屯市傍晚强龙卷风灾 害. 发展成熟阶段:23时,高空外流汇合,使卷云罩形 状向细胞状发展.一60.C线趋于光滑,偏心率增大到 合体云罩TBBlt;一60.C面积达到1.5xl05km2;03到08 时.圆形MCC以30kndh速度继续缓慢向东南方向移 动.面积缓慢减小.05时前始终处于几何中心后侧的 云顶最低温度达一85.78.C.此间.在最大卷云罩形成 过程初.黑龙江五大连池市出现龙卷风;在卷云罩面 积达最大后4h内,小兴安岭出现短时特大暴雨.由于 强降水范围不大,对流持续旺盛使得凝结潜热释放不 充分.致使云体温度升高缓慢.成熟阶段的云图上表 现为云体边缘gt;一50.C的暖云区面积未见明显扩大. 而lt;一70.C的冷云区面积缩小也比较缓慢. 消亡阶段:09时一09时30分.云系面积快速缩 小,细胞状复合体减弱为中尺度对流涡旋(MCV)n]. 2.2第2次MCC活动 A:2005年7月16日20时B:7月17日01时 图3FY2C红外云图 16日21时30分到17日06时,发生两次龙卷 风.黑河出现局地冰雹和短时暴雨. 初生阶段:18时,高空槽云系已经减弱成卷云 盾.与其内部对流云团联系的后向扩建型飑线[2在内 蒙阿尔山~呼盟之间断裂新生成弧状云线.由于低层 有强暖湿气流辐合使得不稳定层结加剧.致使垂直环 ? 2? 流加强.红外云图上表现为刚刚生成弧状云云体和 云顶温度梯度迅速加大,云团西边界清晰.弧状云发 展成块状.21时3O分,雷暴群在齐齐哈尔上空合并 成一个面积5xl04km的圆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