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运六气与临床 唐 明 什么是五运六气 什么是五运六气 龙砂学派与五运六气 龙砂学派与五运六气 顾植山教授近几年疫情公开预测 运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运六气的基本学术原理 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 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 六十甲子 十干纪运 十二支纪气 五 运 岁 运 主 运 太少相生 客 运 六 气 六 气 客 气 客主加临 运气同化 天 符 同 天 符 岁 会 同岁会 太乙天符 运气推演 六气的主客变化 六气的主客变化 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 推演举例2015年运气 2015乙未年五运 2015乙未年六气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 顾植山教授正阳汤病案举隅 顾植山教授正阳汤病案 顾植山教授正阳汤病案举隅 客气的司天、在泉:司天和在泉之气对一年的气候和疾病亦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客主加临:客气加临于固定不变的主气之上,按其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其常变顺逆。客主相同或相生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逆。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 五运5年(10年)一个小周期,六气6年一个小周期,运气合治,故30年为一纪,60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现。掌握60年的运气格局纪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气候和疾病情况。 2015年,乙未年,乙庚合化金,乙为阴干为少商,为金运不及年,地支为未,为太阴湿土,土生金,年支帮扶天干金运,这个金从不及正好补上了。气生运,气盛运衰,以气为主,运次之,气生运为顺化,从运气相合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倒算平和,对人体影响不大。司天之气太阴湿土,主上半年气候雨湿比较多;在泉之气太阳寒水,主下半年气候比较寒冷。 乙未年五运:每运历时73日5刻(自甲午年大寒日亥时初刻起) 运数 初运 二运 三运 四运 五运 主运 太角 少徵 太宫 少商 太羽 客运 少商 太羽 少角 太徵 少宫 乙未年六气:每气历时60日87刻半。 气数 初气 二 三 四 五 六 主气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太阴湿土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客气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客主 同气 同气 主生客 客生主 同气 同气 加临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 龙砂医学流派以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清代医家缪问(芳远)在其论著中记述:“吾邑姜体乾先生治病神效,读其方必多至二十余品,心窃非之。然人所不能措手者,投剂辄效,殊难窃其底蕴也。后登堂造请,乃出宋版陈无择《三因司天方》以示,余始知先生之用药,无问内外气血,每于司天方中或采取数味、或竟用全方,然后杂以六经补泻之品。故其方似庞杂而治病实有奇功。” 吴某,女性,26岁,2014年9月7日首诊。 患者以“漏血3月余,久治不愈”来诊,患者诉月事淋漓不尽,漏下不止,量多,血色鲜红,无明显血块,迭经3月未净;另有干咳,大便时溏;小便正常,纳可,睡眠可;舌淡苔白微腻,脉象偏濡。甲午之岁,君火司天,时入中秋,湿土加临,予健脾固土、降气摄血为治。正阳汤出入。 * * 六 气 五 运 木、火、土、金、水 风、寒、暑、湿、燥、火 五运六气学说 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和六气的周期性运动节律及其相互化合,来解释天体运动对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龙砂学派学术思想 龙砂医学流派由宋末元初的大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基础。太极河洛思想和五运六气为宋代两大显学,张仲景的伤寒学也于北宋时期成为医家经典。宋代的这些学术特色经陆文圭的传承阐扬,深刻影响了龙砂地区的医家,形成龙砂医学流派的学术思想核心。 重视《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 重视《伤寒》经方 独特的龙砂膏方组方与制备工艺 对子午流注针法的传承应用 2003年6月SARS疫情 2005年疫情的五运六气分析报告 2008年奥运 2009年甲流 五运六气学说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素问》七篇大论。 宋代《圣济总录》与刘温舒 “三年化疫”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