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丝模参数对棒材拉拔后残余应力的影响Motoo Asakawa Wataru Sasaki Shu
拉丝模参数对棒材拉拔后残余应力的影响
Motoo Asakawa Wataru Sasaki Shunsuke Shishido
著
孙刘歌
编译
关键词 拉丝模 ;参数 ;棒材 ;残余应力
中图分类号 TG355. 4
1 拉丝模参数
角度型 (A 型) 模具是入口半角为 α的拉丝模 。 圆弧型 ( C 型) 模具是入口半径为 R 圆弧的拉拔模 ,
如图 1 所示 。
表 1
材料的化学成分
w/ %
C
Si
Mn
P
S Cu
Ni Cr
0. 44
0. 18
0. 75
0. 017
0. 02 0. 16
0. 07 0. 14
表 2
材料参数
杨氏模量 E/
MPa
屈服应力
σy/ MPa
抗拉应力
σu/ MPa
破断应力
σb/ MPa
2. 1 ×105
4. 3 ×102
7. 0 ×102
5. 7 ×102
2 . 2 残余应力的评定方法
用纵向剪切法对拉拔后残余应力进行定性分 析 ,如图 2 所示 。
a) 角度型模具
图 2 纵向剪切法测量残余应力
轴向的抗拉残余应力容易在钢棒拉拔后接近表 面的位置产生 ,同时心部产生压缩 。把钢棒剪切成 两个相等的部分 ,残余应力会减轻并且这两部分均 向外面弯曲 。轴向残余应力通过测量裂口的间距 δ 定性地评价 。
Heyn2Baure 方 法 是 一 种 定 量 测 残 余 应 力 的 方 法 。在切割表面后测量拉拔钢棒的轴向应变 ,利用
该应变和棒材截面应力的平衡方程来评价轴向残余 应力 ,定量测量轴向残余应力的分布 。
b) 圆弧型模具
影响拉拔过程的几何参数
图 1
从 3 个方面研究参数对棒材残余应力的影响 :
(1) 入口的几何尺寸 ,即改变 A 型模具的角度 α和 C
型模具的半径 R ; (2) 定径带长度 ; (3) 拉拔前后钢棒 直径的变化即压缩率 γe 。
2 试验方法
2. 1 拉拔试验
w ( C) = 0 . 45 % , d0 = 11 mm 钢棒用硬质合金模 具拉拔 。表 1 为材料的化学成分 。材料的参数见表
2 。定径带直径 d1 = 10 mm ,压缩率是 17 . 4 % 。
3 有限元分析 ( FEM)
在研究中 ,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圆截面棒材 进行二维模拟 ,假定钢棒是弹塑性变形而模具是刚
性的 。使 用 Prantl2Reuss 制 定 的 以 修 正 Lagrange 方
法为基础的弹塑性材料定律 ,符合大的变形和应变
增刊孙刘歌 :拉丝模参数对棒材拉拔后残余应力的影响·45·分析 。模型由径向的 10 个 4
增刊
孙刘歌 :拉丝模参数对棒材拉拔后残余应力的影响
·45
·
分析 。模型由径向的 10 个 4 节点元素和轴向的 130
个元素组成 ;变形区摩擦的影响可根据库仑摩擦定 律得到的摩擦因数 μ = 0 . 05 来确定 ; 拉拔速度同实 验的一致为 0 . 1 m/ s 。由于拉拔速度低 ,温度的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 。程序给出塑性材料的线性近似值 , 有限元模型是当模具的轴向应 力 达 到 常 数 时 的 拉 拔 。将模具的元件从棒材模型表面拿走 ,残余应力 保持在模型中 。
4 结果分析
4. 1 A 型和 C 型模具内的残余应力比较
图 3 给出了由 A 型和 C 型模具加工后棒材中 轴向残余应力与接触长度比率之间关系的试验和数 值分析结果 ,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一致 。当 A 型和
C 型模具的接触长度比值 l / do 变大时 , 表面残余应 力变小 。当接触长度比值 l/ do ≥0 . 5 时 ,A 模具残 余应力显著减小 ; 当接触长度比值 l / do ≥0 . 6 时 ,C 模具残余应力显著减小 。
a) 试验结果
b) 分析结果
图 4 A 模具中钢棒内部轴向残余 应力的分布
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表明在工作锥的入口处采 用 A 型 ,在工作锥的出口采用 C 型可使钢棒顺畅地 流动并且残余应力减少 。图 6 显示的是模具半角 α
= 5°时 ,A - C 型模具的数值结果 。圆角半径 R ( 半 径在工作锥和定径带之间) 的值是变化的 。当 R ≥
50 mm 时 ,在表面产生压缩残余应力 。由于表面残 余应力减少 ,最大残余应力在接近棒材表面的区域 产生 。因此 ,通过调整圆角半径 R 可以控制表面残
余应力 ,轴向残余应力也减少 。
4 . 2 定径带长度的影响 最佳的定径带长度可改善平直度 、尺寸精度 、表
面粗糙度质量和模具寿命 。定径带长度的延长导致
棒材中间以及表面的残余应力减少 。
图 7 描述了当定径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altur燃烧器TBG210P17690030中文使用维护手册.pdf VIP
- 审核员现场见证评价表参考实用文档.doc VIP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VIP
- ai心理健康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 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25.docx VIP
- 医学综合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通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5届高考作文技巧之列提纲优化结构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光学装配与调校技术课件.pptx VIP
- 医学综合知识试题库+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