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情理’’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谢新竹一、情境探源:情理入于司法的源流与变迁的协调统一,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一)情理在传统司法中的价值功用 论 文情理,是情与理的辩证统一。“所谓“睛’,就是人情,它既包含与审判有关的情节、则直接依法办事;若拘泥于法条有不合伦常之处,则依“理”或“礼”;若依法依礼都不拂于人情,则通行而无弊矣。”②司法活动中,若依法律条文判案能与伦常的要求相符。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于二者之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他们看来,法律实施应该与人情天理相统一、协调。“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循人情而在中国传统司法实践中,情理是司法官吏在审判活动中必须斟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的理智、良知。”①所谓‘天理’的内涵……‘情’与‘理’相互联结、相互补充形成‘情理’,即中国式。睛面’、‘面子’。所谓‘理’,有蕴藏在大量民间习俗中的道理、条理的意思,也有儒家情况,也有当事人在特定场合相互间的心情、感情,还有具体场景中人们相互之间的继续发挥着其功用,影响着司法过程乃至影响到司法裁判的结果。如何协调好法制转型中是,司法实践中仍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难题。一方面,法律在社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现代司法制度已初步确立。但不容忽视的社会规范之间的一种冲突和紧张。尽管情理在现代司法实践中的影响力存在着一定的限问题的探讨,引起人们的重视,更好地指导司法裁判活动,在司法过程中去追求情理与法情理与法的关系,仍是当前司法实践中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的立意也正是试图通过对此度.但是,作为一种法律文化基因,情理依然潜移默化地通过各种形式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法与社会的冲突却愈加彰显。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的“惯性”,中国价值依归。在一些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案件的审理和裁判中,经常可以看到法律与情理等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受之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仍以“情理”作为社会规范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诉讼和审判已成为最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另一方面,司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页。②转引自王志强:《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南宋书判初探》.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J、载谢晖、陈金钊主编:《中西文化冲突下的司法审判》,载《民间法》(第四卷),山年第6期,第121页。第三编裁判方法理论问题615①李ji非理性因素已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的主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文(二)情理在现代司法中的式微清末民初以来,随着西方法律制度的大量引进,强调法律的理性思维成为司法审判中活化、大众化、常识化,法律的可理解性自此增强了。”③ 论杖刑,但裁断时司法官以“念在兄弟之间,情重于法”,“姑免杖责,用全宗谊。”①也就系产生,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交往不再遵循原已为之设定的、统一性的行为模式,以血缘渐走向衰落,原有的社会结构开始迅速解体,社会转型引起了人们之间大量的非规范性关能合乎常人之愿,则依“人情”。如《汝东判语》即载,揭启太诬告其兄仁和,本应处以感来平息诉讼。“情”、“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自近代以来,传统宗族制度逐申斥子女的不良行为,调停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执一样,在诉讼中通过唤起人与人之间的情解家庭纠纷。身为百姓“父母”的州县官员在处理诉讼时,所采取的方式也就如同父母依托的群族;同时,社会结构家国一体化的特点,导致国政如家务,处理国民争讼一如排的社会结构。农业社会中,人们不是相互分离的个体,而是建立起一种含有情感因素相互情、理、法格局的形成在于传统中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化一是社会结构已完成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情理存在的社会基础日益削弱。程度的调和,从而减少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对法的情理化或情理性的理解,在古系初步建立,法律制度日趋完善,从总体上讲,强化法律理性判断、弱化乃至轻视情理等的主导,情理在司法中的作用日渐式微。新中国建国及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现代法律体自主意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矛盾时,能够以保持整体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标,做到是说,在案件裁断中,司法官吏有可能会放弃其应严格的遵守国家法的立场,从而做出一决,力求实现国法、天理、人情的三者合一。司法官吏在处理纠纷时有较强的独立人格和度,使人们努力冲出法律条文的表面的、僵死的刻板与教条的束缚;它也促成了法律的生一种意义的追寻,人们发现了法律之上或法律之外的价值。它提升了人们的法律思考的高代的中国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现象。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探求,将情理作为‘法之原本’是在情理之海中的一座冰山。②灵活处理,而不拘泥于具体条文,使法律条文与社会实践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得到了相当件的判例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在今天所能看到的古代判词集,如《刑案汇览》、《名公依情理断案这一方式重视缓和、协调当事人之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 VIP
- 修剪指甲教学课件.pptx VIP
- NB∕T 20006.4-2021 压水堆核电厂用合金钢 第4部分: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嘴用锰-镍-钼钢锻件.pdf
- 《智慧仓储管理》课程标准.doc VIP
- 中国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非药物干预防治指南(2025年版)PPT课件解读(2).docx VIP
-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行业研究报告】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4月.pdf VIP
-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PPT.ppt VIP
- 储罐内壁升降作业平台施工方案.doc VIP
- 【竞品分析文档】中国元宇宙产业竞品分析报告-2022年4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