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埋线治疗鼻鼽(过敏性鼻炎) 1、鼻鼽定义 鼻鼽以鼻痒、喷嚏、流涕、鼻塞、嗅觉减退,还可有软腭、耳、眼、咽喉部痒感及头痛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现代医学称为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 发生在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 临床上有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以前者为主。 2、中医病因病理 鼻鼽多由寒、热、风等邪气入侵或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所致。可分为实证和虚证。 3、西医病因病理 变应性鼻炎与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分泌旺盛、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有关。 变应性鼻炎虽属Ⅰ型变态反应。 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反应的多个环节中起主导作用。 鼻分泌物中P物质(CSP)和P物质受体(CSPB)与本病关系密切。 血清及鼻分泌物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明显升高。 血浆前列腺素E2及环核苷酸(cAMP )、Ca2+均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 嗜酸粒细胞释放的碱性颗粒蛋白可活化变应性炎症反应。 一般分口服药物和局部用药 1.酮替酚:既有阻止介质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又有拮抗组胺的作用,但也有嗜睡副作用。每次口服1mg,每日1~2次。? 2.抗组织胺药物:可作为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这类药物包括扑尔敏、赛赓啶和非那根等,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使用方便,见效快,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副作用。现常用的有克敏能,开瑞坦等。 3.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稳定剂,以粉末喷入鼻腔,每日4次,每日约20mg。? 4. 1%麻黄素液、1%苯海拉明麻黄素液、0.25%氢化可的松液、酮替酚液滴鼻,可以缓解鼻塞症状。? 5.类固醇激素:低剂量之类固醇也是常用的,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只要不长期使用且能配合医师指示,安全上应无需多虑。但久用可产生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故多局部应用。近年来人工合成的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效果良好,无全身副作用,为目前较理想的药物。不过要提醒的就是需要在医嘱下使用,切莫自行长期使用,因为有可能会造成药物性鼻炎。 1、肺气虚寒,卫表不固----玉屏风散加减 2、脾气虚弱,化生不足----补中益气汤 3、肾阳亏虚,肺失温煦----济生肾气丸 4、肺经伏热,上凌鼻窍----辛夷清肺饮 5、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或通窍活血汤 6、外寒内热型----麻杏石甘汤加味 主穴:迎香、印堂、下关、合谷、列缺 配穴:肺气虚寒,卫表不固----风门、肺俞 脾气虚弱,化生不足----足三里 肾阳亏虚,肺失温煦----太溪、肺俞 肺经伏热,上凌鼻窍----少商点刺放血 气虚血瘀型----三阴交、足三里 外寒内热型----大椎、风池 刺法: 疗程:每天一次 ,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疗程之间休息2-3天,连续治疗3疗程 针刺治疗 器械及材料: 灭菌埋线包1个(弯盘1只,手术剪1把,镊子1把,洞巾1块,磨平针芯尖部的 7号腰穿针1支),灭菌乳胶手术手套1双,4/0号羊肠线1根。 准备: 打开埋线包,戴乳胶手套,将羊肠线剪成0.6~1cm若干段。助手将穴位消毒。 一般埋线治疗 1、基础工作 2、取穴 同针刺取穴和配穴 一般埋线治疗 3、操作 将羊肠线从腰穿针前端穿入,后接针芯,手持腰穿针,针尖对准穴位刺入,进入一定深度后,一手持针管,一手推针芯,有阻力后回退针管,将线体埋入穴位,出针,按压针孔。 印堂: 针管中装入0.6cm4/0羊肠线,从印堂上刺入,针尖朝向目内眦之间进入 cm, 将线埋入。 迎香: 线体同上,从迎香刺入,针尖沿鼻唇沟向上刺入1.5cm,将线埋入。 列缺: 线体同上,从列缺刺入,针身调成平刺,沿桡骨茎突上凹陷向上刺入1.5cm, 将线埋入。 下关、合谷: 针管中装入1cm4/0羊肠线,从穴位垂直刺入2.5cm,将线埋入。 一般埋线治疗 4、疗程 每三周埋线一次 每疗程埋线5次。 一般埋线治疗 5、注意事项 埋线后24小时针眼不要见水 埋线一周内不能吃发物 个别病人可能会出现皮下结节,一般不需处理,1-2月即能吸收掉 出现结节的穴位,下次埋线时不要再埋,直至结节完全吸收。 一般埋线治疗 1、定义 蝶腭神经节埋线是在上述埋线的基础上,将下关穴采用特种手法埋线。 对下关穴埋线特点是进针比较深,针尖朝向对侧太阳穴,将线体埋入蝶腭神经节 蝶腭神经节埋线 交感根:岩深神经 副交感根:岩大神经 合成翼管神经至蝶腭神经节, 节后纤维分布于上、中、下鼻甲以及鼻中隔和鼻咽顶等部位。 大部分纤维穿过蝶腭神经节组成腭神经,少量纤维进入蝶腭神经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