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传统艺术美》-毕业设计(论文).docVIP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传统艺术美》-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 w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传统艺术美 作 者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传统艺术美 内容摘要:徐志摩的一生充满着浪漫主义传奇色彩,其诗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他始终坚持了富于西方人文精神的浪漫主义特色,但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仍然对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哀而不伤的中和美,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秘响傍通的含蓄美,优雅柔美的意境美等,均体现了其新诗创作受制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痕迹。 关键词:中和;自然;含蓄;意境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浩瀚星空里,有一颗引人瞩目的星——被茅盾称为“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1]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位声名显赫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徐志摩于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他曾就读过北京大学等知名府,1918年赴英留学,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在此期间,受到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并阅读和翻译了拜伦、雪莱、哈代、泰戈尔等人的大量诗作,这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使他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对诗歌加以认识和发挥。他于1921年开始诗歌创作,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等。自1921年——1931年十年间,诗人留给了我们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1922年徐志摩回国后,与闻一多发起并成立了新月社,后来又加入文学研究会,创办了《现代评论周刊》,曾任《晨报》副刊主编。在当时以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为代表的新月派中,他们极力倡导新诗的格律。徐志摩虽然较晚接触格律之说,但是他却是其中成就最高的一个。徐志摩曾坦言,在没有认识和接触闻一多之前,作新诗很少刻意去为格律,这些在他的《志摩的诗》也有很明显的表现。在诗艺上,和闻一多的诗歌相比较,徐志摩的诗歌更自然和不留修饰的痕迹。 我国学者对徐诗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陈剑晖指出,徐诗是在深得西诗精髓的基础上,同时汲取我国古典诗歌的长处,是把中西诗艺“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创造”。[2]1957年,新月派同仁陈梦家曾指出徐诗的形式受到十九世纪英美诗的影响,在用词和语法结构上“得益于旧诗文和留心口语二事”。[3]李怡的《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论徐志摩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也存在类似倾向,认为徐志摩的诗歌“最深刻、最完整地领悟了中国诗歌物化传统的真髓”。[4] 毛迅认为徐作为原则的艺术观由自我意识、表现意识、历史意识、神秘意识等构成,而这些既受西方诗人的影响,同时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5]。本文试从徐志摩传统艺术特色方面对其诗歌作些分析。 一、哀而不伤的中和美 在儒家“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的审美习惯。从孔子的“思无邪”直至明代朱熹的“中庸主义”,中和之美已发展到了极致。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正是继承了它积极的一面,明确提出要“用理智来节制情感”,主张和谐、含蓄、蕴藉,反对感情的一泻无余。徐志摩的诗既没有郭沫若的奔放,亦没有闻一多的深沉,有的是飘逸、空灵,如潺潺溪水,如清风明月。他的大部分诗作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没有慷慨高歌,甚至也没有希望和恐惧,有的只是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静视和对自然的依恋。他追求的就是一种宁静、和谐的境界,表达的就是经过理性筛选了的情感。他总是将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给以稀释,以防其削弱了诗的美感。 我们来看他的名篇《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抒情歌谣。美丽的康桥(即剑桥)曾在诗人的生活中占据过重要的地位。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欲望都是在这里形成的。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不仅在他“心头荡漾’,更有一种梦幻般神奇的力量,催使他神思飞扬,异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与众不同的是,诗人别离如此钟情的康桥,既不是“泪洒相思地”,也不是慷慨陈辞,放歌而去,只是像来时一样,悄然无声地走了。唯余一片淡淡的云彩饱含着诗人无限的柔情,默默地飘浮在异国他乡的天际。难怪他后来的妻子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