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髋关节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重要关节,也是全身负荷体重最多、受力最重的关节。在完成站立和负荷体重的同时,还在走、跑、坐、蹲等大范围运动中起关键作用,因而成为人体最稳定又具有很大活动度的关节,并有精确的对合装置和控制系统。 (一)髋关节组成 髋关节是多轴性球窝状关节,由股骨的股骨头和髋骨的髋臼两部分组成,其中心位于腹股沟韧带中1/3稍下,关节面相互成曲面状,但大小不等,也不完全适应,只在完全伸展并轻度外展及内旋时紧密对合,年幼时其表面更似卵圆形,随年龄增长而变成球形。 髋关节在结构上形成了以下几个特征: ①髋臼周边有软性髋臼唇使之加宽加深,并超出半圆; ②股骨头成球形,与髋臼相匹配; ③股骨头凹处有圆韧带与髋臼相连,内有血管可为股骨头提供营养; ④股骨颈狭长,与股骨干成角度,具有力学意义及增加髋的活动范围; ⑤周围有紧张而强大的韧带保护; ⑥周围有丰富的肌肉覆盖; ⑦关节囊厚而坚韧。 (二)髋关节的运动 1.髋关节能绕三个基本轴运动,其基本运动方向有: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环转。 屈曲:髋关节屈0~125 度 ,伸膝时只能屈80~90度 后伸:0~30度 内收、外展:0~45度 内旋、外旋:0~45度 2.限制髋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1)关节窝深 髋关节的髋臼很深,可容纳股骨头的2/3。加上髋臼唇加深了关节窝,几乎使整个股骨头被包绕在关节窝内,因而使髋关节活动时股骨头不易脱出。 (2)关节囊厚而坚韧 髋关节囊厚而紧张,大大增加了其稳固性,也限制关节的活动幅度。 (3)关节周围韧带数量多且紧张有力 韧带加固髋关节。如其中的髂股韧带最为坚韧,可随髋关节后伸而逐渐紧张,限制髋关节过度后伸。再如当髋关节紧密对合时,耻骨韧带及坐骨韧带也产生紧张,以防止髋关节过度外展、内收或旋内的作用。 3. 髋关节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动运动范围 研究显示:髋关节只要屈曲120°,外展20°,外旋20°即可保证日常活动的进行。 另有研究显示:髋关节在正常行走时的平均运动幅度是:在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分别为52°、12°和13°。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度平均为:屈曲37°、外展7°、内旋5°和外旋9°。 (1)拱形结构 正面观,骶骨前宽后窄,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及骶髂韧带等,具有阻止骶骨转动或滑脱的作用。双侧髋关节与骨盆在支持体重时,支持力最大。人体直立时,重力由腰椎经骶骨、骶髂关节、髋臼传至股骨头,形成“立弓”,坐位时,重力由骶骨向两侧传至坐骨结节,形成“坐弓”。 作用:既坚固又省材,能承受较大载荷而又可缓冲震动等功能。 (2)股骨头和髋臼的精确对合 股骨头与髋臼所形成的髋关节结合比较紧密,并有一系列结构使其难于脱位。 ①股骨头 股骨头是髋关节球臼结构中的凸出部分,相当于圆球的三分之二,方向朝上、内、前。有一凹陷,称股骨头凹,有圆韧带附着。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厚薄不一,中内侧面最厚,周边部最薄。与髋臼相比,股骨头的关节面较大,以便增加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② 髋臼:髋臼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组成。中央为髋臼窝,内衬半月形软骨,其下缘由髋臼横韧带连接,使它与股骨头紧密贴合。周围有关节唇,使髋臼变深,以防脱位。髋臼朝前下外方,内下方软骨缺如,形成髋臼切迹,这种解剖结构与股骨头脱位后所处位置有一定关系。 髋臼的上1/3是髋关节主要负重区,厚而坚强;髋臼后1/3能维持关节稳定,较厚。此两部分均须相当暴力才能引起骨折。髋关节后面与坐骨神经贴近,此部骨折移位或在手术时神经易遭受损伤。髋臼下1/3(或内壁)与上、后部比较,显得较薄,造成骨折需要的暴力也较小,此部如发生断裂,对以后髋关节功能影响也较小。 ③ 内部负压增加:以上结构可使髋关节内部负压增加。有实验表明即使去掉髋周肌、关节囊,将股骨头拔开还需22kg的力。因此在大气压下髋关节在功能位时结构相当紧密。 尽管如此,当髋关节处于某种易于脱位的位置又受到外力时,仍可能发生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后应避免置换的股骨头假体和髋臼假体发生碰撞而发生髋关节的脱位。 有两个位置容易引起术后髋关节脱位:①过度的屈曲、内收和内旋可引起关节后脱位,通常见于病人坐在低凳,试图站立时;②伸直位过度内收和外旋引起前脱位,多见于前方入路,或假体位置过于前倾者。 (3)颈干角和前倾角颈干角和前倾角最能体现髋关节的结构功能特征。 ①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所形成的倾斜角为颈干角或内倾角。正常范围为110°~140°成年时平均为127°。 超过此角度的变形成为髋外翻(caxa valga),小于此角度者称之为髋内翻(coxa vara)。 ②前倾角: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