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技术标准和土力学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土工程技术标准与土力学原理 内 容 1. 技术标准与土力学的关系 2. 两种标准化体系的不同处理方法 3. 我国技术标准的特点 4. 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5. 概念上容易混淆的几个土力学问题 6.一些值得推广的测试项目 技术标准与土力学的关系 岩土工程技术标准的理论基础是土力学; 制订技术标准时要充分地依据土力学原理; 经验规则必须符合土力学原理; 执行技术标准时仍然需要以土力学原理为指导; 技术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应以土力学原理为指导来解决工程问题。 两种标准化体系的不同处理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技术标准以原导性为主,各个不同的事务所的解决方法都可用有知识产权的know how;负有法律责任,但有特殊的经济利益;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技术标准是没有知识产权的公共知识,用了出事故谁也没有法律责任; 在现实条件下,技术标准的编制遇到了知识产权的尴尬,很多单位不愿意公开自己的know how,非改革不可了。 我国技术标准的特点 我国技术标准中不准讲原理性内容,只能订入经过局部实践使用过的经验; 再加上目前技术标准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实践中只能使用落后的技术; 工程技术的进步非常艰难。 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土力学的基本规律对工程建设是管用的; 违背了土力学的基本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土力学并不是十分高深和奥秘的理论; 途径—可靠的指标+简单的计算+量测反馈+经验判断=观察法。 上海展览馆的教训 总高九十六米 一九五四年五月开工 当年年底平均沉降六十厘米 一九五七年六月实测 最大沉降一百四十六厘米 最小沉降一百二十二厘米 最终沉降一百八十厘米 箱形基础高度: 基础平面尺寸: 7m 46.5m?46.5mm 埋置深度: 基础底面总压力: 0.5m 130kPa 1953年10m浅孔剖面 第一层填土,0.24~0.5m 第二层黄褐色粉质粘土,坚硬至可塑,0.96~1.16m 第三层棕黄色粘土,可塑,1.60~2.60m 第四层灰色粉质粘土,可塑,2.2~6.3m 第五层灰色粘土,可塑,未钻穿 为什么沉降那么大?? 基础底面压力大,土中应力水平高 基础面积大,压缩土层相对较薄,应力沿深度衰减比较慢 软弱下卧层应力水平过高,可能发生局部的水平挤出 基础底面附加压力124kPa 至主要压缩层底处,附加应力还有70kPa 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仍有120kPa,远大于该层的承载力 几栋大楼数据的比较 展览中心 46.5?46.5 0.50 124 1800 2.24 胸科医院 45.9 ?18.4 5.50 57 350 2.01 华盛大楼 57.6 ?14.3 5.65 59 240 2.16 四平大楼 50.0 ?9.80 5.20 94 140 5.06 康乐大楼 65.0 ?14.1 5.50 85 160 5.44 事 后 诸 葛 亮 如果当时计算了沉降就不敢这么做了; 只由持力层承载力控制,第3层土的地基承载力没有满足要求; 过大沉降是由超大面积的基底荷载引起的; 沉降验算的重要性; 超大面积荷载必然引起超量的沉降。 一些事故引起的思考 南山的滑坡(加载) 填方太快,不设排水措施 上游引水工程(卸载) 挖方太深 坡度1 :3 长基坑的端头滑坡(卸载) 为什么放了1:3的坡还要滑坡? 为什么开挖到坑底不马上滑动,而在过一段时间后才滑动? 引水工程的基本数据 4孔箱涵,单孔尺寸为3.25m?3.60m,总长75m 地面标高+4.2~4.7m,设计基坑底面标高-5.33m,开挖深度近10m 按三级放坡,从上至下依次为1:1.5 、 1:2 和1:3,变坡处留1.0m宽的马道 二级轻型井点降水 采用水冲法施工,泥浆沉淀池设置在基坑顶部南北两侧,距基坑外缘12m~15m 10m高的土坡滑动 滑坡发生在挖到基坑底面,浇筑垫层后,正在绑扎箱涵的钢筋时; 没有进行任何的位移观测,因此没有发现滑坡的预兆,突发性的事故; 塌入基坑中的土方5000立方米,泥面涌高6m; 第一级井点向基坑中移动13m。 事故分析 1. 10m的高差形成的压力差超过了软土的承载能力; 2. 由于坡面非常平缓,滑动的形式是深层滑动,以中点圆的形式破坏; 3. 卸载引起负的孔隙水压力,产生强度较高的假象,随着负压的消散,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滑坡并不发生的开挖的同时,而滞后一定的时间; 4. 没有进行监测的教训。 加载与卸载的比较 焦化厂配煤房倾斜事故 在 47.5m?10.8m筏形基础上 5个直径8m高31m的储煤斗 5天装煤215吨 最大27mm/d~45m

文档评论(0)

134****9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