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鹤壁高中2022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 语 文 命题人:李荣兵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且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话,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大国学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密不可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2018年1月8日15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是要理解中华文化 的深层内涵。 B.有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国家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C.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者正日渐增多。 D.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舞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B.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C.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治绩”。 D.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B.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就不会中断。 C.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强化作用。 D.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5题 绝代勇将张自忠 张秋铧 1940年5月23日,10万军民聚集在湖北宜昌城内外,为一位殉国的将军送行。就在前一天,将军的灵柩被抢运到宜昌,本想用汽车将将军的灵柩运到长江码头,然后乘船溯江前往重庆安葬,但宜昌的军民不肯,坚持要用十里长街相送、人工抬棺材的方式,送将军走完这抗日战场上的最后一程。 这是一位连最残酷的敌手、凶暴成性的日军,都为之脱帽致敬的绝代勇将:在湖北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张自忠将军——二战时期,盟军军衔最高的阵亡将领。 战火仍在延续,日军的飞机反复在宜昌城上空盘旋,随时有轰炸人群的可能,但10万军民不为所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